第1页共7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5页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行政学的产生社会历史背景,行政学发展不同阶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理论,以及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与学习目的,从而为学习本门课程打下基础。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和管理学概述1.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同人类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管理第一次同科学发生联系,就对社会经济组织的层次结构加以变革,产生了传统管理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巨大功能。现代管理已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三鼎足(科技、教育、管理)之一。管理,算不算科学?管理。是不是生产力?管理的效能究竟是怎样体现的?这是人们长期争论的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曾进行过这样的一次讨论: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为什么经济却落后于美国?英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数量并不少,为什么英国的科学在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却大大落后于美国?英国政府一个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发表了《工程技术——我们的未来》这一长达160页的报告,结论是:在管理上,英国乃至欧洲同美国存在着差距。课堂提问:管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1.1.1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在特定的动态系统中能以其必然的规律性对社会劳动、生产能力起放大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体系,管理在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可以起到“中枢”协调作用。这就像无数个个体劳动的小系统构成大系统那样,管理就是联系这些小系统并使它产生巨大效能的纽带。例如: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由许多个人在流水线上共同活动才能生产出产品,如果不通过管理的有效指挥、组织、协调,许多人各行其是,或者政出多门,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产品,也就不可能对社会生产能力起放大作用。所以,管理虽然看起来不能直接生产出知识产品或物质产品,但是,它在生产过程中却可以使劳动生产力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产生“科学奇观”。1.1.2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的概念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生产力的传统说法是三因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力的概念,还包括能源设施、科技、信息、教育和管理。大生产大经济不仅仅表现在生产群体,而且表现为管理过程中生产群体的分工协作和智力的有效发挥,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生产群体的整体效能。同样的技术条件,但是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最终的生产效率和结果也会有很大不同。例如: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个电子机械厂,在场内附设了一个拥有35名工人的装配半导体配电盘车间,在日本东京也设了一个同样的车间,车间人数、装配线、技术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东京车间是按照日本的管理方式管理,结果单位时间的产量比在美国提高了15%。为什么同样的生产条件、同样的一些人员组合,在不同管理者和管理方式的组织、指挥下,可以产生两者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很显然,这主要是管理的水平不同、管理的方式不同、管理的思想不同所致。因此,管理作为一种生产力可以解决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超越其他具体科学而显示它的威力。第2页共75页第1页共7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5页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经济的一切重大成就,对于企业来说也就不能发挥出技术、装备和人才的优势,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那么,什么是管理呢?所谓管理,就是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通过运用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法来完成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社会劳动过程中的“特殊职能”,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方向、制定计划、健全机构、组织力量、指挥决策、追踪变化、调节关系、控制反馈等八个环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计划、组织和控制三种职能。管理与科学技术一起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翻开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成功的管理作为基础,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没有成功的管理作为基础,英国要达到19世纪的工业进步,成为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从建国至今200余年,大公司创业不过百年,产业革命比英国落后半个世纪,但到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