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镇汇报材料镇位于市东南部,总人口5.10万人,总面积80.5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近年来,在省、市文明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带领广阔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进展,严格对比省文明集镇的创建标准,广泛深化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镇村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公德广泛弘扬、群众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全面推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三大文明齐头并进,良性互动的格局。现将两年来创建工作汇报如下:一、精神文明创建取得的成效(一)经济进展驶入快车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XX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8亿元,比XX年增长16%,实现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42元。XX年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亿元,财政收入90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56元,综合经济实力列全市第5位。1、农业经济稳步进展。XX年全镇实现农副业总产值2.5亿元。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70%,养殖业总量、种植业品种有所增加,农业“三新”技术推广进程加快,加大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使用,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实现了农民零税赋,落实了水稻直补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使粮食总产稳定在38475吨。2、工业经济快速进展。我们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富镇、工业强镇”的思想,始终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和核心来抓,克服了能源紧张和原材料价格高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使全镇工业在逆境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XX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工第1页共9页业销售30.5亿元。全镇销售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5家,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销售超亿元的企业5家。(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镇村面貌日新月异。近年来,为把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清秀的江南现代化集镇,我们根据“布局优化、道路绿化、路灯亮化、集镇洁化、河道净化”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总投入80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集镇建设工程。我们根据“江南水乡、现代气息”的特色要求,遵循集镇有亮点、道路要畅通、环境须清新的原则,完成了农行大楼、医院大楼、天府酒店饮食服务业大楼等集镇标志性建筑,加大集镇商住房开发,镇开发公司和建筑公司两年来共开发了2万平方米,提升了集镇品位,同时加强集镇道路建设和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建设。完成了供销社、茧站、汽车站区域的改造;完成了环镇西路、新征路、金鹤路、河滨北路的改造;新建了新征东路、新征西路、华士路、正丹蔡巷路;完成了申阳路、金溪路二期工程。到去年底,集镇已形成了“三纵六横”的集镇道路格局(三纵:六号路、金溪金鹤路、环镇西路;六横:宏运路、申阳路、华墅路、新征路、正丹蔡巷路、后庄路);完成了集镇所有道路的亮化和绿化工程。对鹤溪河从金鹤桥至六号路的桥间河道两边进行石驳,新建绿化带,对六号路集镇段3.5km长进行高标准绿化和全部安装了路灯,同时我们严格集镇管理,新建了集镇停车场,新建了垃圾填埋场,新建了集镇垃圾转储房,集镇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进行邮电线下地,改造和整理了有线电视线、电话线、网道线、集镇居民照明线,使集镇从地面到上空做到洁净和整齐。XX年11月下旬乡镇合并后,我们对里庄集镇的路灯进行改造,增添了路灯,对集镇下水道进行了改造,乡镇合并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二是实施了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工程。科学规划了集镇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以“三纵三横”为基本定位,规划用地3500亩。同时在工业集中区内详细规划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占第2页共9页地250亩,拟建设统一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主要产业结构为电器电子、家纺服装、五金机械。现中小企业创业园首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占地50亩,标准厂房12幢,建筑面积2XX平方米。三是实施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从XX年开始,我镇就掀起了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这两年来,我们共完成近30条、总长95公里的镇村级道路,提前实现了“镇村通”的目标。其中双元路和小华路被确定为市公路建设的样板路。由于规划起点高、建设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