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学前教育学1.1.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增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但凡他人和自我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3.4.先天原因3.5.后天原因3.6.遗传素质3.7.年龄特性: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朋友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经典的、本质的特性及发展趋向3.8.智力:小朋友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性。重要包括观测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合适性,二是个性合适性7.3.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小朋友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小朋友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爱好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增进小朋友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行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1.3.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对讨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毕的上年限,获得教育证书1.5.非正规教育1.6.非正式教育1.7.全民教育1.8.终身教育:是保证每个国民均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1.9.教育民主化1.l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应,是教育整体的变革。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构造、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措施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关键1.11.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规定,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对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都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2.3.文化(广义)2.4.文化(狭义)2.5.文化传递2.6.文化选择2.7.文化变迁2.8.人的个体社会化3.1.小朋友的发展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故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3.3.成熟势力说想象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关键部分3.9.小朋友观:人们对于小朋友的主线见解和态度,重要波及小朋友的地位和权利。4.1.会堂教育时期4.2“”.白板说:“”“洛克以其白板说而著称于世。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主线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洛克认为,小朋友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4.3.自然教育4.4.恩物4.11.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性,它包括如下含义:同情和关怀他人,体现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4.12.教学做合一4.13.幼儿的完整学习4.l4.整个教学法5.1.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何样质量和规格的人5.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的6.1.活动区6.2.活动区的界线性6.3.活动区的相容性: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6.4.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6.5.发明性游戏:学前小朋友积极地、发明性地反应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小朋友特有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构造游戏和演出游戏等6.6.有规则游戏6.7.构造游戏:小朋友运用多种不一样的构造材料,通过手的发明来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小朋友构造游戏的绝佳材料7.1.独立自主性:是指在学前教育中充足尊重小朋友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小朋友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积极地进行多种活动,杜绝包办替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