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培训资料编制:集团企业管理发展部二零一三年七月第2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4页第一章:基础理论一、污水和污水处理的定义:污水:定义1: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废弃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有毒污染物等。定义2:水中某些物质含量异常升高,并且可能对生态构成危害的水体。污水处理:定义1: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定义2: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措施。二、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1、固体污染物:包括悬浮物、胶体状杂质、溶解性杂质。1.1悬浮物:水中呈悬浮状态的物质称为悬浮物,是指粒径大于100NM的杂质。这种悬浮物的存在,造成水质显著混浊。其中密度较大的颗粒多数是泥砂类的无机物,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水中,经静置会自行沉降。密度较小的颗粒多数为动植物腐败而产生的有机物质,浮在水面上。悬浮物还包括浮游生物(如蓝藻类、硅藻类)及微生物及菌泥。密度与水相近且细度较小的颗粒,常在水中漂动,静置也难于沉降,造成水质混浊。1.2胶体状杂质:水中固体污染物粒径介于1-10NM之间的杂质,称为胶体状杂质。胶体杂质多数是黏土性有机胶体和高分子有机物的胶体。高分子有机物胶体的分子量很大,一般是水中的植物残骸经过腐烂降解的产物,如腐殖酸、腐殖质、多聚醣等。黏土性无机胶体是造成水质混浊的主要原因。胶体状杂质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单位容积胶粒的总表面积很大,往往吸附大量离子而带有电性,使胶体团粒之间产生电性排斥力而不能互相集聚在一起,颗粒无法自行增大下沉,所以始终稳定在胶体状态。二是当光线照射到胶体将被散射,而导致水体呈浑浊现象。1.3溶解性杂质:水中固体污染物粒径小于1NM的物质,主要是一些低分子的化合物,这种杂质不会使水变浑浊。就像食盐、食糖、苹果酸溶于水中,水却仍第3页共54页第2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4页然是透明的。废水水质分析中,把固体污染物分为两类:凡能透过滤膜(孔径0.45微米)的称为溶解固体(以DS表示);凡不能透过的称为悬浮物(以SS表示);而将这两项指标的合量称为总固形物(以TS表示)。当水被固体悬浮物污染,再大量排入自然界水体,将造成水体外观恶化、混浊度升高、水的颜色改变。水中溶解固形物的浓度大,造成PH值变化或盐分增加。2、需氧污染物废水中凡能通过生物化学或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数的需氧污染物是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主要有Fe、Fe2+、S2-、CN-等。因而在一般情况下,需氧污染物专指有机物。由于有机物种类繁多,现有的分析技术难以将各种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加以全面定性与定量。在水质表征中采用以下几个综合水质污染指标来描述。2.1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活动,降解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以单位体积废水所消耗的氧量(mg/L)来表示。有机物生化需氧量过程与温度、生化培养时间的关。在一定范围内水温越高,微生物活力越强,有机物因降解而消耗越快,需氧也越多;时间越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数量越大,深度越深,需氧也越多。多数国家规定20℃,5天生化培养测定的BOD5,作为衡量废水的有机物浓度指标。BOD5基本上能反映可被微生物氧化降解的有机物的量,较为直观地说明了废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状况与危害程度。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当废水中含大量难生物降解的物质时,测定误差较大;每次测定需要5天,不能迅速及时指导实际工作;废水中存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或所含有机物不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很差。2.2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酸性介质中,用强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氧化剂可采用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COD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测出,较为直观地说明了废水被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状况与危害程度,但无法说明废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