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学大比武“教学质量杯”活动总结经过三周的时间,我校“教学质量杯”教学大比武活动拉下帷幕。一、目的明确根据我校学期初的工作安排,结合我校教学质量年活动方案,如期组织实施了此次大型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老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检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巩固提高,落实教学质量年活动,为老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老师队伍整体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二、组织实施周密严谨教导处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与4月17日制定了此次“教学质量杯”教学大比武评优方案,于5月15日——5月27日组织实施。全校任课老师积极参加,除两位老师特别情况不能参加外,所有科目共出课54节。各学年组充分发挥学年组的集体力量,创设出浓浓的备课氛围。全体老师仔细筹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及各学年组长分中年组和青年组两个评优小组,实行实时跟踪,仔细履行职责。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此次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并于今日圆满结束。三、评优选先,立足进展。在所有的54节课中,全体老师仔细备课,不弄虚不作假,不论是讲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不论老老师还是年轻老师,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希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充分体现了我校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满腔热血和殷切希望。充分表明了我校老师真抓实干,立足进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对市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正确认识。在听课、评课过程中,程序井然。活动结束后,各学年组仔细总结,对本组每位老师的讲课情况客观公正、不折不扣的进行讲评,发觉优点,弥补不足,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共同促进。评优小组全程跟踪听课,仔细分析教学现象,并及时反馈给讲课老师。利用5月27日下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召开了教学活动分析会。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进展性的评价。根据此次活动方案的指示精神,第1页共4页从54名出课老师中评选出27名优秀课老师,从中选拔出8名老师做了汇报课。四、成果与反思本次大型教学活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充分。从宣布教学大比武实施方案之日起,各老师精心准备,不难看出每位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学具。如:吴晓光老师的《呼吸器官》。高英丽的《火烧圆明园》,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等,证明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2、教育观念的转变显著,把课堂交给同学,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同学自己探计,实际操作,合作学习,沟通体会,互相帮助,教学气氛比较和谐。如郎丽华的《制作年历》,让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动手操作。XX《let‘stall》。3、课堂教学整体把握明显改善,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老师面对全体同学,既发挥了同学的主动参加,又不失教学的整体把握,如赵金凤老师的《》,李景秀老师的《》。4、课堂教学体现艺术性。很多老师精心策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放弃任何一个可利用的空间。如郎丽杰的《找规律》开头和杨翠芳的《找规律》结束后,同学找规律走出课堂等等。5、注重创设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沟通,激发同学内心情感。比如:杜鸿敬老师的《鲁本的密秘》,于鸿波的《妈妈的爱》音乐感染,通过老师入情入理的引导,6、语文课普遍注重朗读的指导,如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席庆霞的《丰碑》等,注重老师的范读和同学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7、师生关系确立提倡民主,力求平等。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讲课老师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了服务意识,力求服务到位。不少课采纳小组讨论的形式,扩大了师生沟通的空间,为同学的探究、合作沟通制造了条件。老师走下台成为同学中的一员,为同学学习的组织者、提倡者和合作者。使用民主性的语言,允许同学不同的想法,包括错误的想法,鼓舞同学质疑问难,并参加评价过程。如宋秀媛、第2页共4页孟丽老师的课等,把比较枯燥的内容放到一定的情境当中,课堂气氛热烈。不足之处:1、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不应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