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我校地处XX市丰南区最南端,这里是渤海湾一座以渔业为主的小镇,学校占地15亩,共有11个教学班,教师32名,学生416名,xx、xx年、xx年度连续三年在区教育局综合评估中获得“十星级学校”的荣誉。xx年以来,在XX市和丰南区教研室的关怀指导下,在这个渤海之滨的小渔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活泼地开展。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梦想的探索之路,摸索出一些适合本校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法,现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区教研室制定的《丰南区教育局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试行)》为指南,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体现课程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课程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之初,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理论,明确了这门课在我校开设的目标,每个学年都依据以下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1、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的国家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构建符合《纲要》精神并具有地方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它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组织、第1页共6页指导对教师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教研的深化,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三、课程管理。1、组织与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刘校长小组任组长,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负责课程的组织与开展。由学校教科研室、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共同协调组织,基本上,学生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历时一至二个月,一学期三至四个课题。选择好课题后,由专职教师和相关整合科目的教师共同承担具体落实的责任。2、课题管理及课时安排。我校在课时与课程的计划中采取了多样化实施的方式。根据“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自我”几大系列,从选题超市中进行课题的选择。实行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的弹性课时制。3、活动过程。整个活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流程图:教师:选题开题(参与、指导)→方向性引导→归纳、升华知识学生:小组分工→准备过程→实践活动→交流调整→成果交流→形成性评价(1)、选题开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是由我们的“选题超市”里筛选而来的。在每个学期之初,向学生全面征集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把握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提炼焦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科教学的目标,选择每个年级的课题。(2)、分工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研究,选择相同研究角度的学生为一组,组内所有成员讨论,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确定每一位成员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3)、实践活动。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依计划进行活动,搜集原始资料。教师了解小组的研究进程,并适时进行指导。第2页共6页(4)、交流调整。小组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周)进行研究进展情况的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及活动经验,提出疑难问题,调整或修正活动计划后,继续完善研究活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全组成员依自己所整理归纳的资料写出研究报告,或以其他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5)、成果交流与展示。利用一至二节课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总结自己在这一课题研究活动中的收获和困惑,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在这一阶段中将信息条理化、知识系统化。(6)、形成性评价。本人、同伴、组长、老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客观评价的全方位的评价。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鉴赏。四、课程实施策略。1、选题中的“五个结合”。根据教育局指导的“趣、小、低”的选题原则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