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镇第一小学督导检查汇报材料2督导检查工作汇报车玉峰(2010年4月2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热烈欢迎你们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高山镇位于XX县区西部,辖1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组,3.2万口人,面积61.5平方公里,东距XX县区区19公里,距XX市XX县区10公里。2005年作为十个经济快乡镇之一被XX市表彰,2006年进入XX市乡镇综合实力20强,位居第18位,2007年再次前移,居第12位,曾先后被命名为“XX省阀门之乡”、“XX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XX省阀门重点产业集群区”、“XX省科普示范乡镇”、“XX省文明镇”、“XX省卫生镇”、“中州名镇”等。2009年共完成生产总值2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近年来,高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贯彻落实上级各项会议精神,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保发展,坚持抓工业经济促发展,坚持抓城镇化建设快发展,并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强基转型”工程、“扶优扶强”工程、“企业服务年”、“招商引资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高山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一、建立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推动科学发展自2009年9月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镇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做到了领导高度重视、参学单位密切配合,活动紧凑有序、剖析深刻到位,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镇各参学单位通过开展调研走访、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和“回头看”等活动,共查找出各类问题72个,已经解决58个;修订制度21项,新建制度9项;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多起,使多数停产企业顺利度过难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余件。第1页共9页(一)建立了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依托镇先进基层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围绕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村务管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等主题,实行党组织负责人领学、党建指导员辅导学、固定时间系统学、业余时间自觉学、结对互帮互助学、定期查学考学等“六学”模式,对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干部等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三农”和发展经济的意识。(二)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实施“四项工程”(即:“素质提升工程、规范村组财务工程、双述双评工程、便民服务工程”)作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机制始终坚持下去。一是坚持每周一学习和党委中2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二是坚持村财镇管制度,建立“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制定了《高山镇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对村级财务进行统一管理,规范村级的收支审批程序,推进了村级的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工作;三是坚持述职述廉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每半年在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群众和党员对其履职情况和廉洁情况进行评议和考评;四是坚持便民服务制度,充分发挥镇便民服务大厅及各村便民服务站作用,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各便民服务站点已受理群众各种咨询达1000多人次,养老保险、老龄津贴办理及资料发放累计上门服务6000多户,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三)建立了镇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镇村环境卫生管理,成立城镇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了《高山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督查评比三项制度,组建了镇村两级环卫队伍,完善相关卫生保洁设施,购买了两辆垃圾清运车、一辆洒水车,在镇区及19个行政村建成56座垃圾中转站、两处垃圾填埋场,对镇区内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定期开展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行动,有效改善了镇村第2页共9页环境质量。(四)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平安高山”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和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各村综治工作站每半月对辖区社会治安状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涉及平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