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试题一、判断题1.电击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的伤害。(√)2.电伤伤害是指电流对人体内部造成局部伤害。(×)3.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所用有可能过负荷电气设备,应装可靠的过负荷保护。(√)4.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尽量不装插座及局部照明灯具。(×)5.电气设备线路应定期进行绝缘试验,保证其处于不良状态。(×)6.静电是指静止状态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7.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措施。(√)8.雷电通常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9.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10.非金属易燃液体的贮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11.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12.雷电活动时,还应该注意敞开门窗,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造成危害。(×)二、选择题1.在爆炸性分产环境内,如必须安装时,插座宜安置在爆炸性粉尘A积聚处,灯具宜安置在事故发生时气流A冲击处。A.不易;不易B.经常;经常C.可以;可以2.电气线路中的接头很容易被氧化,接触电阻随接触氧化时间的延长而B。A.减小B.增大C.消失3.在爆炸危险场所,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则能C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场所危险等级也可以适当降低。A.增加B.提高C.降低4.静电电击不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而是有静电放电造成的A冲击性电击。A.瞬间B.间隔C.断续5.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B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A.3B.4C.56.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C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Cm,保护范围高处呼吸阀不应小于Cm。A.3;3;2B.4;3;1C.4;3;27.覆土厚度大于Am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AΩ。A.0.5;10B.0.7;10C.0.7;88.易燃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BΩ。A.3B.5C.109.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接地装置距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少于Cm。A.6B.4C.3三、简答题1.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有哪几点?答:(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4)静电火花周围有可燃性气体、蒸气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2.防止静电危害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1)场所危险程度的控制;(2)工艺控制;(3)接地;(4)增湿;(5)抗静电剂;(6)静电消除器;(7)人体的防静电措施。3.雷电的危害主要有哪几种?答:(1)电性质破坏;(2)热性质破坏;(3)机械性质破坏;(4)电磁感应;(5)雷电波入侵;(6)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7)雷电对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