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焊接施工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xx)1.2.《火力发电厂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版)1.3.《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xx)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xx版)1.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xx)1.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xx)2.工程概况山西山阴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厂区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西北约1.3km处。多年平均气温为7.6℃,极端最高/低气温为38℃/-31.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2.4mm,平均相对湿度52%,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最大风速20m/s,平均大风天数17.4d,平均降雪日数21.2d。3.编制目的为保证山西山阴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2号机组冬季焊接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结合山阴当地焊接施工环境的特点,特制定此焊接施工技术措施。4.技术要求及措施4.1技术要求: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的防护措施时严禁焊接:a)焊接区域GTAW施焊时风速不大于2米/秒,SMAW施焊时风速不大于8米/秒;b)焊接电弧区域1m范围内相对湿度不大于90%;c)焊件有水、淋到雨或接触到雪、雾;d)温度低于以下温度:A-Ⅰ-10℃;A-Ⅱ、A-Ⅲ、B-Ⅰ0℃;B-Ⅱ、B-Ⅲ5℃;(C类不作规定)e)被焊管子内有穿堂风。4.2技术措施按照规定的风速、湿度环境要求以及各钢种焊接施工的最低温度及要求,针对工程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特拟定如下措施在施工中执行:4.2.1施工措施4.2.1.1当环境温度低于4.1条中要求时,必须对焊件进行适当的预热,提高焊件的温度。4.2.1.2在0℃及以下低温下,壁厚≥6mm的耐热钢管子、管件和厚度大于等于34mm的板件在焊接时预热温度可按照规定值提高(30-50)℃。4.2.1.3在-10℃及以下低温下,壁厚15mm的碳素钢管在焊接时应适当预热。4.2.1.4对于最低环境温度要求为5℃的B-Ⅲ类钢大口径管道焊接时,在其焊接防寒、防风棚内用电加热发散的热量、碘钨灯等提高环境温度。4.2.1.5在重要钢结构焊接时,当焊接作业区环境低于0℃时,应将构件焊接区各方向大于或等于2倍钢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20℃以上后方可施焊,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应低于这一温度。实际加热温度应根据构件构造特点、钢材类别及质量等级和焊接性、焊接材料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焊接方法和焊接热输入等因素确定,其加热温度应高于常温下的焊接预热温度,并由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制定出作业方案经认可后方可实施。作业方案应保证焊工操作技能不受环境低温的影响,同时对构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