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文化能使“大象”跳舞——关于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点看法如今,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的一个时尚。人们都期望通过文化力激活经济、振兴企业。都期望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内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新的世纪,文化的力量将愈益显示出它的功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这样,企业实力的竞争也是这样。中国“入世”必将兴起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潮。对于企业文化的描述,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得很形象。他说:“到一个企业,只要几秒钟的接触,从接待人员、办公室、车间的工作状态、情绪和秩序,就可以捕捉到一种精神、一种气氛、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就是企业文化。它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文化在背后影响着我们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有人把企业文化形容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都在寻找这只看不见却又支配着人们活动的手,因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使企业达到一个成功的境界。当然,企业文化也并不是像吃巧克力那样又香甜又可口。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进步,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变革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从层次上讲,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层;第二层是幔层的(或称浅层的)行为文化层;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层;第四层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层是指企业创造的产品和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包含了企业的产品、企业环境、企业容貌、企业文明程度。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教育宣传、学习娱乐、人际关系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它包含了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和企业员工行为。制度文化是指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它既是人的意志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因此,企业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又叫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因此,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都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来进行研究、部署和实施。同时,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以及安全文化都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子战略,属于一种战略支持型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企业文化战略,核心是在公司的价值观上必须保持一致,用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统领各项子战略的建设。因而,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既要用系统工程的思路来规划,又要服从于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实际上,企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孕育着自己的文化,并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不断渗透、不断延伸;只要有企业存在,就必然有企业文化存在,同样,只要有安全生产的问题和事故发生就一定有安全文化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这只“看不见的手”,关键在于如何建立正确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安全文化。电力生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由于基础产业的特性使其连接千家万户,安全生产惠及千家万户,发生事故则祸及千家万户;由于电力的产品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产、供、销瞬间同时完成,给电力生产安全的可控、在控增加了许多困难;由于电力的生产、供应和使用有非常高、非常严格的要求,任何一点疏漏和失误,都会酿成大祸。基于这种种原因,电力系统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