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与消防一、前言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石油经过深度裂解和化学加工而获得的,其成份主要是小分子烷烃、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常温常压下大多是气体,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液化石油气几乎不含有不可燃烧成分,发热量高,燃烧充分,无粉尘灰渣,具有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优质能源而普遍受到欢迎,尤其是对于住在高层楼宇的家庭,管道液化气的使用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方便。当前,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生活能源,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庭用火的主要形式。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当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火甚至是电器开关的火花就会发生爆炸。自人们使用液化石油气以来,因使用液化石油气而导致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如20xx年山东潍坊大虞区一居民楼因液化气泄漏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爆炸使主楼严重破坏。因此,了解液化石油气的性质,正确使用和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对天天使用液化石油气的人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液化石油气的性能所谓液化石油气,顾名思议,就是被液化了的石油气体,该种气体在常温状态下通过适当加压或在常压状态下通过冷却即可变成液态。液化石油气是开采和炼制石油的副产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油田和气田,另一个是炼油厂。油田在采油过程中的气体副产物叫油田气(亦称伴生气),从中可回收一定的液化石油气。炼油厂生产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加工石油过程中将汽、柴油及煤油提取后,再把剩余的含有甲烷、乙烷、丙烯等成分的气体(尾气)经催化裂解、分馏、加压等一系列工艺处理所得。液化石油气主要具有以下性质:1.无色、无味。在向用户供应之前通常要注入加臭剂,用于识别漏气。2.相对密度大,比空气重1.5~2倍,易向低洼处流动。3.最小引爆能小,具有易燃易爆性,遇到静电火花也能燃爆。如以电流为衡量标准,最小引爆电流为70mA,而40W灯开关触点的电火花能量就可达182mA。4.燃爆浓度的下限值只有4%~5%。5.热值高,燃烧1m3可以放出112.86MJ的热量。6.具有溶解性,能溶解普通橡胶和石化产品,因此用户必须使用耐油的胶管或棉线编织的塑料管。7.一般没有腐蚀性。8.具有麻醉性,在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对人体神经中枢具有麻痹性。9.无毒性,但燃烧不完全时,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10.液化石油气液态与气态体积之比为1:300。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丙烷、丙烯易汽化,丁烷、丁烯在低气温下不易汽化,形成残液,但仍可汽化,易燃易爆,所以不能随便倒残液,以防火灾。三、液化石油气火灾主要原因液化石油气引起火灾有漏气和存装瓶爆炸两方面,最容易发生漏气的部位有液化石油气表外壳、管线上的各个连接点,气嘴旋塞及胶管等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液化石油气表有两种,一种是焊接式,一种是装配式。煤气表如遇意外碰撞,或使用时间过长,很容易在表的弯管、表耳及焊接处产生漏气,如不及时维修,易发生火灾。2.在输气管道上挂放重物,引起管道变形,时间长了会引起接口处出现裂缝漏气,或输气管道受潮氧化生锈,强度减小,在碰撞和内压下产生气体泄漏,遇明火爆炸燃烧。3.阀门不严,开关由于长期使用磨损,加上油污腐蚀,会使钻芯后部插销变质脱落,造成密封失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很可能引起火灾。4.燃具与燃气开关之间是一根胶管,管内壁常挂有杂物、硫化物等,特别是人工煤气中水和油质较多,会对胶管内壁形成渗透性氧化腐蚀。胶管接燃具一端经常遇热,温度可达到100℃以上,因此更容易老化。老化的胶管会出现泄漏,不加注意,极易引发火灾。5.钢瓶内充装过量的液化石油气,在环境温度升高时,瓶内液化石油气剧烈膨胀,另外钢瓶放在阳台或者靠燃具太近,瓶内的液化石油气迅速汽化,这些往往使瓶内压力超过钢瓶允许压力而发生爆炸,爆炸后放出的气体充满室内,遇明火发生爆炸。6.使用时火焰被风吹灭,或使用后忘了关燃气,使气体充满室内引起火灾。如1998年10月14日开封市牛某家因液化灶具用后忘了关闭阀门,发生起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