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为掌握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的现状,确定该行业职业病防治重点及预防措施,2005年7―8月,我中心在盐田区开展了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盐田区内黄金珠宝首饰生产加工企业,包括8家宝石加工企业,65家黄金首饰加工企业。1.2方法采用深圳市统一制订的调查表,即深圳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表(简称职表-1)和深圳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基本情况表(简称职表-2),从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职业卫生管理、生产原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监测依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有毒物质及噪声进行布点检测,粉尘及有毒物质测定其STEL值。粉尘采样器为江湖建湖公司生产,型号为DFC-3BT。大气采样器为江湖建湖公司生产,型号SQC-1000。噪声测量用数字式声级计,型号TES-1350A。所有仪器均经深圳市计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粉尘采样器和大气采样器采样前经流量校正。1.3数据记录分定量及定性数据,收集后进行汇总及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依据《工厂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进行评价。2结果本次共调查区内黄金珠宝首饰企业73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3家,有限责任公司21家,私营企业23家,港商投资企业15家,集体企业8家,其他外商投资企业3家。从事宝石加工企业8家、黄(K)金首饰加工企业21家,黄(K)金镶嵌首饰加工企业22家,银首饰加工7家,铂金首饰加工企业11家、钯金首饰加工企业4家。生产工人总数为9388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2608人,占27.8%。2.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种①足(黄)金首饰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熔金→倒模→抛光→执模→压光→车花→清洗→检测→成品;②K(黄)金首饰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黄金→啤蜡模→种树→灌粉印模→粉→配料→倒模→滚筒抛光→执模→炸金→研磨机抛光→车花→执边→打磨→电金→清洗(检测)→成品;③铂(钯)金首饰加工工艺流程:熔金→倒模→抛光→备料→执模→抛光→打布轮→车花→电金→清洗(检测)→成品;④宝石加工业:原料切割→粗磨→细磨→精磨→抛光→执边→清洗→成品;⑤K(黄)金镶嵌首饰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黄金→啤蜡模→种树→灌粉印模→粉→配料→倒模→滚筒抛光→执模→炸金→研磨机抛光→镶石→抛边→打磨→电金→QC(检测)→成品入库;⑥银首饰的加工工艺流程:制蜡→注粉→倒模→执模→抛光→清洗→检测→成品。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11种,分别为粉尘、噪声、氰化物、甲苯、二甲苯、正已烷、三氯乙烯、甲醇、丙酮、盐酸、硫酸。其中存在粉尘的主要工种有切割、打磨、抛光、执边、执模、车花等;存在噪声的主要工种有切割、打磨、抛光、备料、超声波清洗,主要为稳态噪声;存在氰化物的主要工种有:炸金、电金;盐酸、硫酸主要存在于电金工种;甲苯、二甲苯主要存在于“天那水”中、正已烷主要存在于“白电油”中,“天那水”、“白电油”、甲醇、丙酮主要用于各种成品、半成品的人工清洗或去污;三氯乙烯主要存在于超声波清洗工种。2.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工作场所监测采样点701个,其中合格点640个,合格率为91.3%。不同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5,P3讨论经过近2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黄金珠宝首饰消费最大潜力市场,我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依托沙头角保税区的独特优势从1997年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目前形成了沙头角保税区、黄金珠宝大厦、太平洋工业区三大集中区。其特点是各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较多企业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