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保证石油、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闪淳昌副局长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代表:值此金秋季节,把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请来,召开这次研讨会,目的是加强交流与合格,探讨如何开展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本次研讨会,杜邦公司给予了很大支持,并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供鉴。在此我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杜邦公司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向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化学品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并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一些化学品固有的危害性,同时也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使人类面临着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新问题。近20年来,世界各国频繁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和火灾事故,引起了许多国家对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组建了专门机构,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使危险化学品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环节,下面就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讲几点意见: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概况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兴建大型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企业约有1.3万多家,职工约有540多万人,当年销售收入约1.3万多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3.6%。目前我国已有10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已经形成具有20多个产业、4万多个品种,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国内石化产品的供需平衡矛盾基本得到了解决,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伤亡事故逐步下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全国化工总产值只有600亿元,每年因工死亡300-350人,重伤800-1000人;90年代初期,全国化工总产值达到1300多亿元,90年代后期达到2600多亿元,而每年因工死亡和重伤人数分别降到200人以下。千人死亡率由1980年的0.2‰下降到1995年的0.06‰。“九五”期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伤亡事故又有所下降。2.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化学品及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很重视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如1987年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94年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我国加入了1990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07号公约)。同时,有关部门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多达1000余万字的部门规章,研究积累了3000多种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卫生技术基础数据(包括防护及应急措施)。二、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尽管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管理体系还是在立法监督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安全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贸易中,市场准入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化学品的生产和贸易大国,我国化学品及其生产的安全管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特别是我国已批准170号公约,加入WTO在即,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提高标准,严格程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确保化学品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安全。2.机构改革与调整,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行业管理取消了,安全生产的信息渠道变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也减少了。化学品及其生产的安全管理主体和政府的监督及执法主体等,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明确。3.企业经济成分多样化,安全管理和劳动安全设施水准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有些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