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改善要素术语解释标准安全改善要素术语解释标准序号类别要素名称要素实施要点要素描述1行为安全(安全文化机制)领导力强有力的可见的管理层承诺1.1安全管理培训承诺是任何成功安全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安全,这种承诺必须从最高管理层开始,一直延伸至基层,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上行下效。最高管理层的承诺确立了安全的重要性,并确保各个安全管理要素的实施。为了在企业内达到最佳安全管理效果,最高管理层必须坚信安全是和其它经营指标,如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控制同等重要的。管理层承诺的首要方面是管理层亲自参与安全活动,而这种参与应为广大员工所能亲眼目睹的。1.1.1中高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和领导力培训1.1.1.1行为安全管理1.1.1.2工艺安全管理1.2中高层领导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顾问辅导)1.3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感领导和安全管理效果评估1.3.1制定评估的方式与工具1.3.2实施评估2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方针和政策2.1重审安全方针在任何工业组织中,即使公司没有明确、具体地说明安全的重要性,也总是存在一些安全意识的,但这是不够的。为了提高安全业绩,高级管理层必须建立明确的安全方针,每一个员工,无论是企业领导、主管还是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应该遵循这一安全方针。这样的方针必须详细阐述安全决策的原则。没有这样的工作原则,一旦其它业务指标紧迫时,安全就可能会被搁置一边。2.2制定安全原则2.3就安全方针和原则进行解释(手册)2.4就安全方针和原则进行沟通和培训3挑战性的安全目标和指标3.1制定当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就象管理企业的其他方面一样,必须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明了安全管理的总体方向,指标则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采取步骤的分目标。通过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鼓励公司在统一的计划下组织和开展各项安全活动。3.1.1安全管理的结果目标-事故率的降低3.1.2安全管理的过程目标3.1.3就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沟通3.2建立目标的跟踪机制3.2.1结果目标3.2.2过程目标4高标准的安全表现4.1制定公司一般安全规则安全标准包括与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程序和工程标准等,它规定了安全工作时应遵守的规则和秩序。这些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必须是书面的、切实可行的,便于员工参阅,并且需要定期审校。管理层必须确保员工能理解、遵守并执行这些标准、规章制度和程序。没有书面的标准和程序,员工们就会自行决定自己的工作方法,而他们的行为也许会偏离安全的要求,变得不可预知和不安全。要制订或修订可行的、合理的安全标准,需要让直接涉及这项(些)工作的所有人员参与。必须加强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哪怕是在某项作业行将结束的时候。要求员工遵守没有形成文件的以及还没有传达的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是不合理的。书面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在生产和工艺区域内如何安全操作的信息,并描述工艺参数和进行每项作业的顺序。除此之外,还需要清楚地说明一旦偏离工艺操作的极限范围(即超出“标准操作条件”)时所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说明纠正或避免偏差的步骤。针对特殊作业,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称之为“工作许可程序”,包括在生产和工艺区域内进行任何非常规工作之前的验证检查和专门授权。4.2制定公司及各生产单元不可违背的安全规则4.3重新审核重要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4.4制定工作周期检查制度4.4.1进行工作周期检查培训4.4.2定期开展工作周期检查(每年)4.4.3根据工作周期检查结果更新操作规程4.5重审各个岗位劳动保护的规定4.6完善能量和危险物料的控制和高风险作业管理4.6.1制定并实施上锁挂牌安全管理标准4.6.1.1调研上锁的位置和形式4.6.1.2讨论制定上锁挂牌安全管理标准4.6.1.3采购锁具4.6.2制定并实施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4.6.2.1识别危险物料管线4.6.2.2完善危险物料管线标识4.6.2.3讨论制定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4.6.3完善其它高风险作业标准4.6.3.1动火作业4.6.3.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4.6.3.3吊装作业4.6.3.4临时用电作业4.6.3.5动土作业4.6.3.6高处作业4.6.4能量与危害物质隔离和高风险作业管理标准的实施4.6.4.1制作培训课件4.6.4.2培训者培训4.6.4.3员工培训4.6.4.4现场指导5组织直线组织的安全职责5.1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