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二上《我们来跳舞》课后反思本课属于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而且还涉及部分欣赏课的内容,课程容量还是比较大的。要想在一节课当中把所有的内容都涉及到,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去繁就简,把握住要点和难点。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环节都仔细的准备,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兴趣导入、直观教学、师生互动等,使课堂气氛活跃,灵动。充分考虑同学的年龄阶段特点,尽量实行他们喜爱的教学方式。并且贯彻以同学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同学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我以从舞蹈中去找寻欢乐为主线,突出“欢乐”的主题,通过看、想、做、学、画等几个环节,使同学了解舞蹈、学画舞蹈。1、看:按视频、看图片,以直观教学的方法,首先使同学在感官上对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舞蹈有了初步认识。2、想: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同学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表达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奇怪的看法和见解,来进一步丰富他们对舞蹈的认识。3、做:叫同学分别模仿不同的舞蹈动作,观察身体的不同部位在运动中的变化,为下一步进行绘画大号基础。4、学:老师亲自示范如何通过动态线来描绘不同动作的舞蹈,并对绘画的要点、步骤都加以详细的讲解。5、画:同学们尝试创作,在此期间,老师鼓舞大家敢于夸张,敢于想象,画出风格各异的舞蹈人物。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涉及到总结性内容的时候,过多的通过语言来描述,往往在语速过快时,同学不能完全听清楚,假如把这些内容事先就设计好,通过具体的文字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会更加方便同学去细细的领悟。还有在评价同学作品的时候,对于不同水平和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应有客观的评价语言,积极的给与鼓舞,增强同学的学习信心。另外老师在演示范画的时候可以通过已经展示过的图片来做示范,这样更有联系性和现场感。附送: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二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详案(2课时)教材学情简析:1.拓宽同学对美术范畴的认识。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在本套学校美术新教材中,有很多条知识脉络贯穿于每一册教材中,例如“线的系列”、“陶艺系列”等,随着年级的由低到高,教学深度也各不相同。《我们身边的痕迹》就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严格地来讲,它还不属于一节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使同学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我们在对于童年的记忆中,大概都会记得“拓硬币”的游戏:将一张纸覆在硬币上,用铅笔均匀摩擦,纸面上就会显现出硬币的图案来。硬币随处可见,但拓印的过程以及拓印出来的图案会让我们觉得情趣盎然、奇异无比!硬币只是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之一,你有没有想过在老树皮上、木头桌面上,甚至是一片斑驳的墙皮上都隐藏着奇异的纹理呢?美术是一个大的概念和范畴,它的领域是很宽泛的,人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由认识立体实物到用平面的形式表现立体空间,以后又发觉了材料中不同纹理凹凸的变化,造成了肌理现象,并利用这些肌理做效果,超越了绘画的范围,达到新的视觉效果。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石材上凿文刻字,然后又用纸把文字拓印下来保存。西方的版画形式与我国祖先的拓印碑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不同材料制成版,再用油墨拓印,称为版画。编辑本课是让同学接触一些版画的初级活动。2.为同学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同学能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发觉凹凸不平的材料的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3.利用采集到的肌理效果,展开想象,做添加,制成新的作品。本课提供的图片资料主要分三大类:同学从不同材质的表面寻找奇异的痕迹的活动图片、拓印到的各种痕迹的展示,以及画面的组织。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引导同学以各种形式完成活动,不拘一格。任何事情的形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本质。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老师不妨进行一些“还本性思考”,那就是我们只是让同学“找一找、拓一拓”就完了么?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启发同学以一种好奇的心情,用拓印的方法,去主动发觉我们身边的也许常常会被我们忽视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