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工作者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陈增仁写照——青年科技工作者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陈增仁写照他似一颗凿岩的钻头,不挠的奋进与开拓。他似一块干燥的海绵,广吸知识海洋之水。他似一片生命的绿洲,充满人生的希望。他似一把燃烧的火焰,锺炼着金子般的赤诚……4月11日早晨,老柞山洒满了和煦的春光,山峦中吐絮咋绿的柞林,绽放出春天的气息。XX省老柞山金矿选矿厂冶炼车间从繁忙夜战中安静下来……只见一个貌不出众,个头不榜的青年拿起手机报告道:“蔡厂长吗。产品下线,这批金的成色不错,3个9一个6(99.96%),产量指标和金属平衡也没问题……”手机中清楚传出对方的应答——“好”。他就是本文主人翁,XX省老柞山金矿选矿厂技术室主任兼冶炼车间主任陈增仁,他已经四天四夜没有离开车间。连夜的奋战,虽然显得有些疲倦,但也没掩盖住胜利的喜悦,亮晶晶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红通通的圆脸,映照出刚毅与自信。陈增仁虽然是老柞山金矿众多科技工作者中普通一员,但却被老柞山人深深关注。伴随着老柞山金矿选矿厂的二期扩建、选矿流程技术改造、尾矿综合回收的发展历程,陈增仁走过了为之奋斗的九个春夏秋冬。他把自己的人生追求、青春梦想都献给了老柞山,在选矿车间、技术实验室、冶炼车间都留下了默默耕耘、忘我钻研的身影,使之从一名普通的学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为老柞山金矿选矿事业的技术研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梦想,开始人生新的征程。1990年7月,陈增仁象众多的学子一样,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憧憬,考入了沈阳黄金学院选矿系。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仅使他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坚定了他对人生信念的追求,那就是到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矿山去实践自己,把自己的根扎在坚实的岩石中。1994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老柞山,当时的老柞山不仅条件还很艰苦,而且技术第1页共10页力量也很薄弱,选矿流程正在进行二期扩建,没有象样的楼房,没有象样的道路,甚至连象样的宿舍都没有,但是他没有犹豫,立即溶入到老柞山二期扩建投产调试中去,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征程。既然把自己人生事业的目标定位在这里,就要为之付出努力。他拼命地学习,刻苦地钻研业务。当时的二期扩建过程,多数都是安装工人的技术和体力活儿,但他为了了解选矿流程每一个详细环节,为自己今后工作打下基础,他硬是和工人们一样,早晨四点半,中午一顿饭,晚上看不见。山野里漫长的秋夜,成了他事业的空间,工人们都休息了,小陈却撑灯研究起他的专业知识来。100天的二期扩建,使他很快就将自己所学和专业实践融合在一起。牛刀初试,开始人生新的起点。选矿厂氰化车间有黄金矿山“心脏”之称,选矿工艺流程指标大部分都出自这里,到矿里不久,他就被分配在氰化车间当技术员。经过二期扩建的磨练和生产实践,陈增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但是在氰化车间,面对老柞山这种黄金行业中难采难选的高砷高铜伴生矿石的复杂性和常规的选矿工艺流程,要想在选矿方面有所突破,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了,于是他白天穿上工作服,蹲现场,摸管路,查指标,每天8小时不离车间,晚上看专业书进行对比分析,半年下来,终于将选矿流程每个细微环节,可能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全部装在心中。老柞山的二期选矿流程扩建设计处理能力为650吨/日,但在实际处理中却只能达到550吨/日左右。陈增仁便与长春黄金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苦苦查找其中的原因。经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小型流程试验,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推断与科技计算,终于查出是碎矿工段影响着处理矿量的额度。影响处理量的原因找到了,他又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一遍一遍地实验,一遍一遍地推算,已经没有人记得清他和同事们试验过多少遍,用过多少演算纸,也没有人记得清他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有人劝他“你刚走出样门,连专业院所都没解决的技术问题,你又怎么能行。放弃算了”,但是他不甘心,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第2页共10页原因终于找到了。他提出的在一段颚破前加格子筛以及将检查分级振动筛由单层改为双层使合格粒级者进入下一工段的方案,经过选矿实践应用,老柞山的选矿流程提高到了设计处理能力,此项科技成果在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