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作业的安全措施一、浇注作业的危险性浇注作业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熔炼炉中所冶炼出来的熔融金属浇注到铸型中形成铸件。整个浇注过程中,自始至终接触着高温明火灼热的液体金属,故极容易造成烧伤,甚至死亡事故。1.钢包安全要求(1)钢包结构的安全铸钢用钢包,一般分为底注包、摇包、抬包等(图1、2、3)。钢包外壳由钢板铆接或焊接而成,桶底比桶壁厚些;内衬由保护层(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可使用粘土质或高铝质砖砌成或捣打而成,钢包外型接近于圆柱体,内形为上大下小的截锥体,它的容量应与炉子容量相适应,并要有10%左右过装量。底注包塞杆升降装置必须保证上下开闭顺利,装配时必须使塞头砖确实可靠地始终对准水口砖中心,避免发生漏钢事故;底注包耳轴要求安装在钢包重心以上350~400mm,以确保包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倾翻。图1底注式浇包1―塞头2―塞座3―塞杆4―操纵杆图2摇包a)吊包b)蜗轮、蜗杆装置1―摇包2―蜗轮、蜗杆装置3―吊包4―挡渣板图3抬包(2)钢包使用安全要求钢包安装前必须检查塞杆升降机构是否灵活,塞杆升降机构不灵活往往易造成因塞杆关不死而漏包;包衬是否有严重损坏之处,若不及时修补易造成穿包漏钢事故;安装水口要求与座砖紧密配合并保持与包底完全垂直,塞杆要求做到塞头砖光滑无损,塞杆砖不得缺损;塞杆装入盛钢桶时,要求始终对准水口中心,安装后必须用灯光或烟火检查密封性;钢包安装后,使用前必须进行烘烤,出钢前检查一下塞杆砖是否开裂,若有开裂不准使用,出钢时钢水不得冲击塞杆及塞杆升降机构。2.铁水包安全要求在铸造生产中,铁水包是用来承接和运送液体金属的一种浇注工具。它的形式很多,一般车间常用的铁水包分为单人手持勺形包和二人(或四人)手抬式铁水包。浇注中、大型铸件时所用倾转式吊包或底塞式铁水包,其大多形状为锥筒形。在流水线生产中,中、小型铁水包也是用手动吊架沿着单轨运送的,为了浇注时调节铁水包高度,在吊架上附有升降机构。(1)大型铁水包的结构与安全大型铁水包的倾转是通过特殊的传动机构来进行的,它装在铁水包架的一边,由一对蜗轮和一对伞齿轮组成。铁水包的结构是加固圈、吊包轴、拉杆、大架、吊环、外壳、转动机构、自锁机构和内衬等组成。底塞式铁水包(又称漏底包),它没有倾转传动机构,而装有开闭塞子用的杠杆机构。从安全角度考虑,用熔融高温的金属及其强烈的辐射热,对铁水包各部分有破坏作用,因此在设计和计算铁水包时,不仅要求其常温的强度,而且更重要的应保证在高温的情况下具有可靠的强度。对铁水包的结构有如下安全要求1)铁水包的加固圈、吊包轴、大架等必须用退火钢制成,以保证其热强度。2)容量在0.5t以上的铁水包,必须装有转动机械,并装有自锁装置。3)具有机械转动的铁水包,其转动轴的位置应高于盛满铁水后的重心约100mm。以保证旋转机构失灵后,铁水包仍能保持平衡,不至意外倾倒。4)铁水包的转动机械部分应装防护外壳,以防因铁水或铁渣飞溅而堵塞转动机构。(2)铁水包的质量检查、试验和使用安全要求无论手抬式水包和吊式水包,在移交使用前或其结构部分修理后,均须作质量检查和试验。铁水包在使用过程中,也须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试验工作。一般吊包须作外观检查和静力试验。外观检查中,应着重对加固圈、吊包轴、拉杆、大架、吊环以及旋转部分的检查。对重要部位除用肉眼细心观察外,还须用放大镜检查。检查前,须清除铁水包上的污垢、锈斑、油泥等,如发现零件上有裂纹、裂口、弯曲、焊缝及螺丝连接不良,铆钉连接不牢靠等,均须整修或拆换。静力试验是将水包吊至最低高度,试验负荷为该水包的最大工作负荷的125%,试验持续时间15min。若未发现其它缺陷和永久变形,即该水包为合格。在使用中,安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使用前,须检查内衬有无剥落、松动等情况以及干燥程度。如有内衬不良或潮湿等,与高温铁水接触会引起内衬破坏、脱落,而使包壳烧穿和水瞬时气化,体积猛增而导致爆炸。在盛铁水时,不能盛得太满,以防吊运时铁水泼出伤人,故包中铁水液面不得超过水包内壁总高度的八分之七。在使用手抬式水包时,也不能盛得过满,扛抬时前后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