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安全(二)四十八、电缆线路设标志牌的规定通常,在电缆线路的下列地点应设标志牌:(1)电缆线路的首尾端。(2)电缆线路改变方向的地点。(3)电缆从一平面跨越到另一平面的地点。(4)电缆隧道、电缆沟、混凝土隧道管、地下室和建筑物等处的电缆出入口。(5)电缆敷设在室内隧道和沟道内时,每隔30米的地点。(6)电缆头装设地点和电缆接头处。(7)电缆穿过楼板、墙和间壁的两侧。(8)隐蔽敷设的电缆标记处。制作标志牌时,规格应统一,其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芯数、截面和电压,起迄点和安装日期。四十九、有金属外皮的电缆,其中几根芯线能否接在同一相上或者接在一起当作单芯电缆使用有金属外皮的电缆,如果其中几根芯线接在同一相上或者几根芯线接在一起当作单芯电缆使用,则在导体周围将产生交变磁场(当接在交流电源上时),这种交变磁场会因电磁感应而在金属外皮上产生涡流。此时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涡流也越大。结果金属外皮会因涡流而发热,损耗很大。这种热量会妨碍电缆芯线的散热,从而使电缆运行温度增高,而过高的温度将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如果将三根芯线分别接在三相电源上,虽然也会分别产生磁场,但由于各芯线的电流所产生的合成磁场等于零或接近于零,因此不会有较大的涡流产生。基于同样理由,钢管穿线时不应只穿一根导线,也不得将其中几根导线接在同一相上而在管中不穿过工作零线,否则,也将在钢管上产生涡流。所以,将金属外皮中的电缆芯线接在同一相上,或者钢管内只穿一根导线都是不允许的。五十、电缆头内刚灌完绝缘胶可否立即送电不可以。因为刚灌完绝缘胶,绝缘胶内还有气泡,只有在绝缘胶冷却后气泡才能排出。如果电缆头灌完绝缘胶就送电,可能造成电缆头击穿而发生事故。五十一、电缆头漏油对电缆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缆头漏油一般是由于电缆头选用不当、施工质量不佳造成的。它对电缆的安全运行有以下影响:(1)电缆头漏油破坏了电缆的密封性,电缆油漏出来,绝缘就干枯从而热阻增加,电气性能变坏,甚至纸绝缘焦化,造成绝缘击穿损坏。(2)电缆纸有很大的吸水性,极容易受潮,电缆的密封性受到破坏后,潮气就侵入电缆内部,使其绝缘性能大大降低。电缆油是不允许含有水分的,其电气性能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急剧恶化,以致在运行中或实验时被击穿。通常,6~10千伏系统使用充胶漏斗型电缆头较多,这种电缆头容易漏油,主要是在运行中沥青绝缘胶容易溶解于电缆油中。目前逐步推广使用环氧树脂电缆头。因为它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和机械强度,吸水率极低,化学性能稳定,与金属粘结力相当强,有极好的密封性。采用这种电缆头,基本上可以解决电缆头的漏油问题。五十二、防止电缆终端头套管的污闪事故的措施防止电缆终端头套管污闪事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定期清扫套管除在停电检修时进行较彻底的清扫之外,在运行中可用绝缘棒刷子进行带电清扫。(2)采用防污涂料将有机硅树脂涂在套管表面,可使套管安全使用周期达一年以上,特别是在严重污秽地区,常用此法。(3)采用较高绝缘等级的套管严重污秽地区可将电压等级较高的套管降纸使用。五十三、运行中的电缆被击穿的原因电缆在运行中被击穿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绝缘强度降低及受外力的损伤,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1)由于电源电压与电缆的额定电压不符,或者在运行中有高压窜入,使绝缘强度受到破坏而被击穿。(2)负荷电流过大,致使电缆发热,绝缘变坏而导致电缆击穿。(3)曾发生接地短路故障,当时未发现,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电缆被击穿。(4)保护层腐蚀或失效。例如,使用时间过久,麻皮脱落,铠装、铅皮腐蚀,保护失效,不能保护绝缘层,最终电缆被击穿。(5)外部机械损伤,或者敷设时留有隐患,运行一段时间电缆被击穿。(6)电缆头是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常因电缆头本身的缺陷或制作质量不佳,或者密封性不好而漏油,使其绝缘枯干,侵入水汽,导致绝缘强度降低,从而使电缆被击穿。五十四、防止电缆线路受外力损坏的措施统计资料表明,在电缆线路的事故中,外力损坏事故约占50%。为了防止发生这类事故,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线路的巡查应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