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鲁教版六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育同学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制造了辉煌的文明,培育同学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培育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同学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相关多媒体、春秋战国古代文字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法)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猎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同学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教学过程]一:文字的演变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同学有一个感性认识)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同学选择学习内容)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日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进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同学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进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进展。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同学清楚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同学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育同学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进展起来。]二、向同学展示网上的资料)(1)什么叫历法?(2)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同学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同学深化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同学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三、扁鹊⑴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⑵补充扁鹊的资料,培育同学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四、屈原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酷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同学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坚韧奋斗的精神。)五、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提供一些资料供同学了解。六、整合知识:纲要知识图(可让同学自己画,小组互相沟通)七、总结认识:(总结出今日的收获,并引导同学继续探究)、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沟通和展示。附:板书设计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制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附送:2024-2024年鲁教版六上《北方民族大融合》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认识北魏迁都的原因,分析比较探究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培育同学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同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