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在石港公司的应用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矿井火灾自然发火本文介绍了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特点、组成、原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阳煤集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矿井火灾自然发火本文介绍了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特点、组成、原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阳煤集团石港公司的建立运行,利用遍布井下的束管网络,实现了对井下密闭区域、回采工作面及高冒区等地点的循环监测。通过抽样分析,为矿井防治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1引言石港公司14#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于一类,容易自燃,全硫4.32%,吸氧量为1.25cm3/g干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3天;1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于二类,容易自燃,全硫2.62%,吸氧量为0.71cm3/g干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76天。为此石港公司亟需上一套监测系统,对井下气体含量变化趋势做出分析,以便及时预测预报14#、15#煤层自然发火程度,对煤矿防灭火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井下煤层自然发火将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煤层自然发火严重时将引起矿井瓦斯爆炸,尤其是高瓦斯矿井。如何准确监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为煤矿防灭火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前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如何准确监测、预报煤炭自然发火,为防灭火提供科学依据是石港公司目前亟需解决得问题,也是当前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就能够对监测地点的CO、CO2、CH4、O2、C2H4、C2H2、C2H6、N2气体含量变化趋势做出分析,从而对煤炭自然发火标志气体C2H4、C2H2、C2H6及灭火标志气体N2提前进行预报,这样对及时预测预报14#煤层、15#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石港公司14#煤层、15#煤层的火灾隐患、瓦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简介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通过束管取样分析矿井采空区、密闭区、高冒区、巷道及其它地点的CO、O2、CO2等气体浓度,预报煤矿自然火灾的成套装置。2.1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具有微机分析与控制、色谱高精度分析、束管负压运载气体三项高新技术。它具有独特的数据分析功能,在束管检测下,系统自动将分析数据存入数据库,并用数据分析某一采样点的气体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该系统共有7大部分组成:束管部分:由粉尘过滤器、束管、单管、分路箱等组成,其作用是运载井下气体。控制部分:由输出控制接口板,电磁阀驱动电路,抽气泵,自动进样器等组成,它们各自装在微机和控制柜内,其作用是按规定顺序和时间将气体送入气相色谱仪中。气体分析部分:由气相色谱分析仪,专用输入输出接口,载气接口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气体进行分析并送入采样接口板中。数据采样部分:由数据采样接口板、采样程序组成,用以采集色谱仪传来的数据,并进行数据预报处理。数据分析部分:由测控软件内的数据分析、图形显示、谱图检测、计算结果等组成,通过分析将采样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及谱图。2.2束管监测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时,启动抽气泵,束管内形成负压,井下外部的压力大于束管内的压力,使井下气体被吸入束管,到达井上的电磁阀前并处于等待检测状态。气相色谱仪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微机通过控制接口板输出一个开关量给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继电器吸合,接通某一束管的电磁阀,该路束管的气体被送入色谱仪中,由色谱仪开始分析。色谱仪的分析结果被送到微机内的数据采样接口板上,经过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然后由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形成谱图和分析结果,分别在屏幕和打印机上出现,完成某一路束管气体的检测分析过程。2.3束管监测系统的技术参数表1束管监测系统技术参数12-48路12-48路气体采样电磁阀循环监测或人工设定O2、N2、CO、CH4、CO2、C2H4、C2H6、C2H28种气体常量分析时,≤O.1%;微量分析时,≤1ppm30km2.4束管的敷设及布点原则束管敷设管道内的高度一般不低于1.8m,用吊台挂钩吊挂,敷设要平、直、稳,与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并要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束管入口处必须安设滤尘器,整条束管至少安设3个滤水器。监测点应选在围岩稳定、前后5m范围内无分支巷道并靠近巷道末端,监测点应设置在距巷道顶板0.5m处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