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乡乡域经济发展纪实(2005年1月17日《酉阳报》)破难题筑平台清泉乡乡域经济发展纪实新年新气象,喜讯迎春来。元月中旬,清泉乡又传喜讯。电视光纤线路已拉进该乡,春节期间,群众有望收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欢欢喜喜过新年。至此,该乡党委、政府届初提出以修路、办电、治水为重点的八大民心工程如期实现,筑牢了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困境:道道难题碍发展晴天的路,雨天的电、坡高乱石多,出门就爬坡hellip;hellip;三年前,摆在该乡本届党委、政府面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道道难题,阻碍了乡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难题一。交通严重滞后。该乡唯一一条通往外乡镇的两清公路因高低不平、泥坑凸现,车辆难以运行,尤其是下雨天,大小车辆进入该乡便无法返回。难题二。饮用水极度困难。每逢干旱,大岩、天水、金钗等村民需到2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最长时间长达34个月;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镇政府所在地也饮用的是龙凼沟直流水,每逢涨水季节,浑浊的水质根本无法饮用。难题三。电力无保障。该乡群众照明用电由于是本乡电站70年代修建的电站供电,因机组老化、水量不足等原因,每年除春季勉强能供电外,其余时间均无保障。难题四。信息闭塞。全乡除乡政府所在地通程控电话外,其余各村均不通话,由于移动、联通未开通,人们购买的手机也只能当作装饰品,用于看时间。hellip;hellip;出路:筑起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如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该乡党委、政府树立基础就是政绩的观念,紧紧抓住第二轮扶贫开发机遇,根据乡情,及时作出了八大民心工程建设的战略第1页共3页部署。经三年的努力,除中心校因移民搬迁未启动外,其它各项工程均如期实现。该乡一是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安装变压器16台,架设输电线路30余公里,各村均照上了国营电,解决了照电难问题;二是实施了饮用水建设工程。投资24万元新修了清泉供水站,并在天水、茶溪等4个村9个组新建蓄电池20余口,解决了3500多人的包饮水困难;三是实施了公路建设工程。新修池水、代头、天水等村组公路13条共31.4公里,彻底维修了两清公路,全乡基本形成了公路网,结束了3个村16个组3000多人肩挑背磨的历吏;四是实施了政府办公综合大楼修建工程,于去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改善了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五是实施了城镇建设工程,硬化街道800平方米,新增街道280米,新修新街道下水道300米;六是实施了通讯网络建设工程。开通了移动电话,联通基站已落成,现正着手调试安装设备,同时,新增程控电话300多门,实现了村村通话;七是实施了电视光纤工程。光纤线路现已拉进该乡,春节前有望投入使用。基础设施的改善,推进了该乡经济社会的发展。2004年,该乡实现gdp1925万元,财政税收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5元,开创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展望:乘势而上谋发展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该乡搭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为此,该乡及时调整思维,转变观念,把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及时转移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据该乡党委书记冉景昌介绍,该乡已作出了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移民搬迁机遇,继续抓好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三大产业,如期完成两基攻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把清泉建设成为乌江沿岸边贸强乡。一是举全力抓好移民搬迁工作,按照现代集镇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的品牌集镇,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取向,突出抓第2页共3页好畜牧、烤烟林果三大骨干经济项目,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扎实推进两基攻坚,完成响水、茶溪等村小的修建,迎接两基达标验收;四是抓好招商引资,力争引进清溪李子干等项目,实现招商引资零突破;五是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路等建设,进一步筑牢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乌江沿岸边贸强乡。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