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六届国际HSE会议及考察马来西亚PETRONAS和SHELL集团SGS公司新加坡分部的报告——体会与建议体会与建议通过参加会议和访问,我们主要有以下5点体会:一是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对HSE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发达国家的HSE从管理体系本身看水平并不比我国高多少,但从体系的建立、运行到审核方面看,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三是中国石化的HSE管理体系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四是PETRONAS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值得中国石化借鉴;五是Shell等国际著名大公司的科技体制改革经验应引起我们的注意。1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对HSE工作十分重视国外大型石油公司最高管理层亲自参与制定HSE方针,强调每一个生产系统、每一个管理部门都必须担负其相应的HSE责任。他们重视对承包商的管理以及树立良好的社区意识,在选择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过程中,在规范和约束其作业行为方面都建立了HSE的标准。树立良好的社区意识、注重公众和用户的响应,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大石油公司对此十分重视,在其HSE管理体系中都有相应的要求。他们的HSE基础工作扎实并融入日常活动之中。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对石油化工项目的设计、改造、施工、开车、运行、停产全过程都制定有严格的安全评估和安全审查程序,对于具有重大HSE风险的作业活动都制定有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HSE已经融入了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他们在监督检查与考核机制上规范科学。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在安全检查方面的做法是一致的,即分级检查,不同级别的检查其目的和内容不同。在事故的调查和统计方面,各大公司几乎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在事故分析方面,不光是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还要针对HSE管理体系的要素,分析事故的内在原因,迅速发现HSE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纠正。2国外HSE管理体系工作新动向和我们的差距发达国家的HSE管理从管理体系本身看其水平并不比国内高多少,因为我国是近期将该体系从西方直接引进的。但从体系建立、运行到审核等方面,国内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现为:1)发达国家HSE理念、意识较强。发达国家经过一个多世纪技术革命的洗礼,安全、健康与环境理念根植于意识深处,HSE管理体系易于推行,易于接受,体系从建立、审核到运行都可以自觉地进行。2)发达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条例健全。发达国家因社会发展的阶段、国家体制、历史文化的不同,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等比较健全,强制性较强,执法严格,HSE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皆有相应的规定,体系推选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可操作性很强。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手段先进。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西方国家研究了许多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有些方法国内尚未使用,如蝶形领结法(Bow—tieAnalysis)等。并且许多方法都有相应的软件,在体系建立、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方便地使用。西方国家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过程非常细致,这个环节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甚至连设备上的每个焊缝都考虑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的进步,风险控制手段也比较先进。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4)检测方法与手段比较细可靠。发达国家的在役装置评价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如无损探伤设备、红外摄像设备、射线探测设备等,对装置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检测。可以说细致入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5)培训力度大,工作细致。发达国家对员工的培训要求非常严格。培训不仅要求员工清楚规章制度是如何要求的,还要求员工明白为什么这样要求,明白其中的道理。员工培训是体系管理的重要手段。他们开发了大量培训软件,其中有许多是仿真软件,员工学习时看得真切,听得明白,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效果自然好。中国的HSE管理体系并无太大差距,只是中国企业安全、健康和环保意识较差,体系推行起来不那么容易。由于规章制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细致,执法也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严格,有的企业建立起体系之后并不遵照执行,容易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或应付外部要求;在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不如西方细致,国内软、硬件都跟不上,可操作性很差。危害辨识技术很多,但企业用的多是比较初级的方法,这方面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