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市委社会管制革新行动方案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快科学进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作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为仔细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根据“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从广阔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经济社会进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动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和服务管理方式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础和改善民生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和方法手段,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营造良好的进展氛围。二、基本原则和目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坚持五项原则,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加原则,让社会管理更科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更深层次整合社会管理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加”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坚持夯实基层、重心下移原则,让社会基础更稳固。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实现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管理责任在基层落实,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打牢社会建设管理的根基。第1页共13页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原则,让社会服务更全面。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普遍提升。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依法治理原则,让社会关系更和谐。把依法治理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全过程,确保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法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五是坚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原则,让社会进展更协调。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管理向农村覆盖,努力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管理模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进展。三、重点任务及责任分解全市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构建“五大体系”,具体实施十五项工程(简称“515”规划)。1、构建法律规范化基层组织体系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及社会组织协同参加、管理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实施“固基工程”,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选村(居)民代表和村(居)务监督员,形成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代表决策、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组织架构。开展党建带团(工、妇)建活动,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发挥好群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必建,探究依托产业园区建立区域性非公企业党组织,继续择优向“两新”组织选派第2页共13页党务工作者。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创”活动,巩固“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成果,推动“双联双促”,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2)实施“自治工程”,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和进展服务型、公益型、活动型、维权型、管理型等各类社会组织,引导其有序参加管理服务,实现社会管理自治化。重点建立“四类”组织:服务主导产业的合作组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成立柑桔(茶叶)专业合作社、畜牧(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力争XX年社员与农户比达到60%以上;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成立化工、建材、纺织、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产业协会,促进企业联盟,抱团进展打造优势企业集群;服务各类人群的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计生、体育、科技、文艺等自治协会,壮大和进展面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服务协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织。村(社区)根据“一网格一团队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