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优化组合经验交流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社会治安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复杂,我区公安机关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保障和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年多来,为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我局逐步实施了以现代警务管理为方向、以人事管理为主线、以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为建设目标的现代警务人员管理战略,着力解决警察人力资源的管理使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加大内部整合挖掘力度,实现警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再生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所做的几项重点工作在这里作个简要汇报。一、夯实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本着服从服务于公安队伍建设现实需要的原则,我们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省公安人事训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我局组织人事部门牢牢把握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两个关键环节,克服了信息采集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工作环节多的实际困难,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了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的进度和质量。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核查工作,初步建成了全区警员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全区所有民警基本情况、任职信息、专业技术信息以及学历学位、警衔、年度考核、奖惩、岗位、工资、履历、体检等60多个基础信息集。公安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改变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队伍管理、警衔管理、信息综合查询和日常统计等人事业务工作的自动化,提高了人事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局还不断探索、逐步把握人事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拓展系统业务应用范围,充分运用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加强系统数据分析,宏观掌握公安队伍的人员结构、警力分布、机构设置等情况,科学研判、预测公安队伍的新警招录、警衔晋升、民警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我局扎实推进人事管理基础工作,力促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一是加大人事档案室软硬件建设,按组织部第1页共4页对人事档案的标准,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3300多卷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档案管理升级改造工作,实现了全区民警档案的规范化统一管理。二是加大机构、编制、警力分布情况、领导职数、现职领导配备情况、编制和领导职数的空缺情况等重要信息的实时统计力度,建立起机构编制管理、干部提拔、跨系统调动、内部轮岗交流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促规范化建设。二、构筑有限警力资源的整合平台1、理顺机构设置,配齐人员编制,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根据市编委《三定方案》的规定,围绕着**公安实际,按照市公安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从20年6月起,我局顺利推进公安机构改革工作,通过理顺规范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夯实基层,逐步建立起快速反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局机关内设机构由原来13个缩减至9个,直属行政单位由8个增至9个;10个原镇(街)公安分局改组为基层综合性的战斗实体——派出所,在所的内设机构上实行中队建制,统一为“四队一室”(刑警中队、巡警中队、治安中队、社区警务中队和综合室);原67个派出所整合改组为65个社区民警中队。派出所下设社区民警中队,重点强化社区治安防控职能的模式,实现了警力下沉、重心前移。通过改革,全局职能基本理顺,精简机构,下放人员,减少职数,提高效率。2、严把进人关,疏通出口通道,确保队伍新旧交替。按照“尽可能坚持每年招收少量新警,年年为公安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延续公安人才需求,确保公安队伍各年龄层次合理”的招警思路,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切实做好申报招警计划、职位设置、职位公布、招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体能测试、体检、政审等工作,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招人制度,近3年分别招警77、56、38名。同时,我局还积极疏通出口通道,尊重工作满五年申请调离公安工作、或自愿辞职的民警的意愿,确保了公安队伍的合理流动,保障了公安队伍的活力,近3年通过调离、辞职、退休等脱编的民警分别有36、32、50名。3、努力营造灵活有序的轮岗氛围,大兴干部交流之风。我们专门制定了《民警异地轮岗交流制度》,打破部门警种“终第2页共4页身制”,切实加大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轮岗交流力度,由各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