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全国所有城市正在努力实现和追求的目标。作为有困难有压力也有机遇的资源型城市包括XX市,同样都要不懈努力,坚定地去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资源型城市有其特殊性,建设和谐社会任务更加紧迫。我国初步界定资源型城市1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4%,其中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就有30个,占东北三省城市总数的33%。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资源开发中后期,大致的特点都面临着很多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农民耕地相对减少、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受到相对破坏、人才相对匮乏、存在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资源型城市如果顺其自然发展,结果只有资源衰竭城市衰退一条路,如果积极地转型,那么就能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而转型的过程是艰苦的、艰难的,尤其是资源开发的后期。转型的问题,不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特有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积极的转型,正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要努力实现的建设和谐社会目标。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只有实现社会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稳定供给,才能确保石油等战略能源的安全。因而,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其任务更艰巨、意义也更大。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困难大,机遇也多,所有问题的关节点就是城市的未来希望问题,也就是能不能解决好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和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总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满足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要保证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努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第1页共4页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起来,走科技支撑、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那么如何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呢。第一,抢抓机遇,选准方向,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努力在经济发展上实现可持续。经济是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社会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资源的衰退必然导致生产力水平的下降。确保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开采资源,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大致都要经过资源主导、资源和接续产业并举、接续产业主导的三个阶段。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采最佳时期转型,有主业的支撑,转型成本较低,容易成功。因而,抓住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大庆在石油开采鼎盛时期,就开始考虑城市未来,几届班子都在研究和推动新兴的接续产业问题,尤其近几年,一方面在创建百年油田上下功夫,加大后备资源勘探储备,稳步发展主业;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在接续产业发展上有了重大突破,超千亿元的石化产业和新型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10余个数百亿或几十亿的产业规模正逐渐形成,大豆产业等20多个工业园区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坚力量。经过不懈努力,经济结构石油一柱擎天的局面已有很大改变,石油与非石油经济比例已由“十五”初的77.1∶22.9调整到目前的64.6∶35.4,力争到“十一五”末,调整到50∶50,地区生产总值将由去年的1620亿元,增长到2160亿元,到那时,大庆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产业发展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第二,高度关注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努力在社会发展上实现可持续。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低层级和谐向高层级和谐的提升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的目标。加快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第2页共4页大庆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积极处理好地方与中省直企业的关系、城市与所带乡村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帮助、扶持困难群体的关系,努力形成地企和谐、城乡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