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二者重要性似乎不相上下,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产品、设备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关键,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下面我就其二者关联性做一阐述。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安全和生产是一对矛盾,也就是说,与生产相比较,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是安全最基本、最起码、最重要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质量和安全的联系性安全与质量有以下共同点:1、都具有全员性的特点;2、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3、对公司都具有生、死、兴、衰的作用;4、都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下工夫;5、都强调按规章制度办事;6、都面临着事故的处理问题;7、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涉及对人的管理,都需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两者都反对单独追求生产进度,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否定权等。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现状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状况与企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其安全管理状况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现存的主要特种设备是压力容器、电梯、叉车及起重机,其中压力容器36台、电梯3台、叉车13台,起重机20台。近年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手段,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多年零事故的目标。但是,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与先进企业相比,还面临着安全管理水平偏低、手段落后、科学技术装备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主要原因是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违章操作事项;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主要途径及措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消除特种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新出台的特种设备法明确规定:从特种设备的生产组织、管理维修和使用保养等方面应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维护、检查监测和预防性试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我认为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加强设计、制造与安装环节资质单位控制,实现特种设备本质安全。为使特种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安装、改造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的安全化。要达到特种设备的本质安全,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选用特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单位要有相应资质。在人员素质、加工设备、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必须达到相应的条件。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制度,只有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对生产制造的特种设备或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部件,必须经国家认可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或型式试验,并出具制造质量证明,对其质量和安全负责。2、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对某些特种设备来说,安装是制造过程的延续,只有安装完毕,调试好并经过试运行后才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因此,安装环节很重要,从事安装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具有相应的安装资格证书。安装单位必须对其安装的特种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负责。二、加强特种设备监测与运行管理,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运行中特种设备的监测,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是及早发现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1、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修保养。对主机设备和重要附件要做到定时检验维护,注意有无异常声响、闪烁放电、泄漏、破损等。特别要重点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开关的接触及线路联锁的可靠程度,电气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统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和完好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如发现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