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的影响1.引言呼吸防护用品是消除或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对作业人员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它在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沾染和伤害的同时,成为一种外在的负荷,会对佩戴者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按照作用原理,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过滤式呼吸护具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的空气过滤后供给佩戴者呼吸,而隔离式呼吸护具将佩戴者的呼吸道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导管或加用空气压缩机将未被污染的新鲜空气送入面罩。过滤式呼吸护具又可分为自吸式和送风式两种,自吸式呼吸护具依靠佩戴者自身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送风式则采用电动风机将空气送到面罩内。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作业场所主要使用的是自吸过滤式呼吸护具,本文针对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分析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会增加佩戴者的呼吸阻力,并与人体面部构成内部空间,导致呼吸区二氧化碳储留,呼吸防护用品覆盖于面部,阻碍人体散热而产生热负荷。欧美制定相关标准对呼吸防护用品的死腔、呼吸阻力、视野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我国参考国外标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我国还十分缺乏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影响的研究资料,与之相关的中国人群的基础数据也十分匮乏。因此,有必要对因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所导致的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等生理机能以及心理和作业能力等方面的改变开展系统研究,以为我国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与评价提供参考。2.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2.1二氧化碳储留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口鼻区,面罩与人体面部构成了内部几何空间,即:死腔。死腔相当于人体呼吸生理死腔的延伸,会导致呼吸区二氧化碳储留。一般来说,全面罩型面具较半面罩型面具的死腔大,更容易产生二氧化碳储留。呼吸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肺泡气以及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随之升高,机体会出现下列反应:(1)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0.266kPa,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升高1.330kPa,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调节呼吸器官,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长时间保持在3%左右,会出现呼吸动动加深加快等呼吸代偿反应;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5%持续30分种,血管阻力降低,肾血流量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6%持续6~8分钟,心率改变,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7.5%持续15分钟,则出现呼吸困难、头痛、乏力、视觉色差、眩晕、出汗、失去知觉、兴奋、神智不清等症状;若呼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则会出现意识丧失乃至死亡。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规定的二氧化碳允许暴露限值(PEL)以及美国国家工业卫生和健康学者协会(ACGIH)规定的二氧化碳阈限值(TLV)都为0.5%.我国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规定:吸入气中二氧化碳体积百分含量应不大于1%.2.2摄氧量减少由于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在大气环境与佩戴者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妨碍了佩戴者从外周环境吸入气体,呼吸阻力增加,佩戴者感觉呼吸困难,摄氧量减少,由此会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1)佩戴面罩后,由于呼吸阻力增加,肺换气不足,每分钟通气量和氧耗量减少,血中乳酸浓度升高。为满足机体的氧需要,呼吸频率减慢,吸气时间延长,呼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佩戴面罩不会改变佩戴者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呼吸阻力增加,面罩会增加呼吸负担,代偿不充分则无氧代谢水平升高,运动时间缩短。(2)急性缺氧会引起心、脑器官找代偿性反应,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脑血管和冠状血管舒张,腹腔脏器和皮肤小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流流向心脑等重要器官。(3)严重缺氧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大,从整体水平来看,缺氧会显著地抑制免疫功能,导致机体的易感染性增加。英国学者Turner等人研究发现,低氧可以抑制化学因子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