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培训一、矿井火灾的分类:(1)外因火灾是由某种外在的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火灾。如吸烟、电焊、用电炉或灯泡取暖、电火花、明火明电放炮、瓦斯煤尘爆炸等所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迅猛,无预兆可查,在矿井火灾总数中占的比例不大,但损失较大。(2)内因火灾是指由于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灾有一个孕育过程(自燃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根据预兆能早期发现,但火源隐蔽,经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和煤柱内,难以找到准确的火源位置,扑灭困难。2、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的危害很大,它能产生高温火灾及有害气体。火源附近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伴随火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火灾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火灾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可以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风流紊乱。火灾烧毁设备、支架和煤炭资源,造成停工停产。如果封闭灾区,还影响矿井生产正常接替,冻结煤炭资源。二、煤炭自燃征兆1、巷道中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出现雾气、巷道壁及支架上出现水珠。2、从煤炭自燃或自热的地方流出的水或空气的温度都比平常明显升高。3、当人接近火源附近时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裸露皮肤微痛等不舒适的感觉。4、巷道中或回采工作面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煤味。5、煤炭从自热到自燃过程中,附近空气的固有成分将发生变化,空气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三、火灾抢救1、火灾抢救计划按本计划有关条文执行。2、地面火灾处理,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1)液体着火:一般采用惰性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灭火。①油类着火燃烧速度快,要求用干粉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灭火。②酒精类着火要用沙子或黄土掩埋灭火,也可用湿麻袋、湿被子覆盖灭火。③沥青着火易扩展蔓延,要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灭火。(2)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着火,要迅速关掉气体闸门,断绝气体来源,采用二氧化碳或大量喷水冷却气体容器。(3)电器设备或电缆着火,首先切断电源,疏散附近的可燃性材料,采用干粉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停电后可用其他灭火器灭火,充油电气设备要在停电后打开阀门把油放出防止爆炸。(4)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着火,燃烧力度大,顺风扩展,应用强力水源浇射灭火,先浇湿附近可燃性材料,组织人员搬走,造成空场,隔绝火路。(5)灭火步骤①侦查灾情,着重了解燃烧品种,燃烧方向及是否困人,是否还有易燃易爆物品,按照具体情况制定救灾措施。②堵截火势,疏散易燃易爆物品,灭火遵守先控制后灭火的战术,积极抢救人员及物资,集中力度打歼灭战,根据灾情,采用堵截包围,重点突破,穿插分割,逐步灭火的方法。③用水包围火源,防止火势蔓延,拆除临时建筑,隔离火区。④使用一切灭火器材灭火,根据火情和类别,组织人力、物力尽快灭火。⑤灭火工作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团结一致、协同作战。3、井下火灾事故处理(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①井下所有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一旦出现火灾,要首先打开自救器,并戴好。②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要保持镇静,设法弄清火情,尽可能就地取材,立即组织灭火,力争做到“灭火于未兴”。与此同时尽快向调度室汇报,并向火灾区域发出警号,使可能受灾人员立即撤退。③调度室应迅速通知和组织井下所有受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撤出,灾害一旦发展,要考虑到有害气体可能侵袭区域的人员撤退。④合理通风,控制火势发展。首先保证正常通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停风或反风,以免破坏正常的通风系统,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风流因“火风压”而发生逆转,造成瓦斯聚集。当灾区人员全部营救出来之后,救灾指挥部要立即根据灾情,继续考虑制定灭火方案,组织人员救灾灭火。(2)事故估计和处理方法①掘进面多因电气失爆和爆破事故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引起火灾,这种灾害初始规模不大,现场人员应抓紧时间,利用现有工具、灭火器和水管等进行灭火。②处理独巷火灾,要采用果断措施,可用密闭隔绝的方式,将火区限制在独巷内,以免火灾蔓延到主风流,威胁职工安全。③一旦灾情发展到主风流,应通知井下所有人员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