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如何实现人与装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面临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不断增加,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大,对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努力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实现人员和装备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消防部队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因此,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精良的装备至关重要,人的因素也非常关键,然而只有人与装备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才能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熟悉掌握装备的性能,加强维护保养是实现人与装备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总队对消防装备建设的尤其重视,采取了得力措施加以强力推进,按照“3571”的要求使全省各地消防装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勤队伍装备配备也日益增多,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有异样,如果装备的性能、技术参数以及适用范围不能熟练掌握,那么在实战的灭火救援中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贻误战机。一是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各类装备的性能和基本原理。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结合部队人员情况对各类装备的性能、技术参数以及适用范围进行深入的学习,要切实弄懂各种装备的基本原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注意避免“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要结合装备的使用去熟悉。支队、大队要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部队掌握装备性能、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的督促检查。要对各单位装备情况归类整理,编制造册,下发部队,经常学习掌握装备的常用知识,以达到完全了解,熟悉掌握的目的。二是要加强对专业骨干的培养和保留,作好专业技术的“传、帮、带”。针对一些特勤装备以及部分技术要求高的装备,要在弄清其基本原理和常识的基础上,聘请技术人员或专家进行指导讲座,对装备性能、技术参数以及适用范围深层次了解掌握。要在普遍掌握的基础上,明确专人,定岗定责,分岗训练。有侧重地对一些技术要求高、难掌握的装备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攻关,分类掌握,这样既培养的一批技术骨干,又能掀起钻研技术,岗位大练兵的热潮。要在培养骨干队伍中注意梯次,搞好传帮带,避免出现骨干“断层”或者“青黄不接”的现象发生。三是要加强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确保装备精良完整好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常检查,勤保养,确保装备在使用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转得动。其次是购买装备时,要多方通气,协调配合。支队后勤部门和司令部门要尊重基层的意见,购买装备一定要立足实际实用。另外,在购买上应选取质量高,售后服务好,培训和维护有保障的厂家,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避免装备买来不会作,或者是买来就坏,成为“聋子的耳朵”。二、立足实际需要,认真开展装备训练是实现人与装备有机结合的基本要求要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除了在熟悉装备、维护保养上下功夫外,对装备的使用进行训练同样必不可少。训练不仅能了解装备的性能、技术参数以及适用范围,通过训练还可以检验装备在运用中是不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官兵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使官兵全面的掌握和运用装备。一要立足实际确定训练内容。确定训练内容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按照《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中的规定,对照训练课目,安排训练的装备种类。如:侦察课目,可以对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器等的训练;破拆课目,可以选择液压切割机、电动剪切钳、机动链锯等训练。二是可以结合灭火抢险救援的实际需发选择训练装备种类。如:地下建筑火灾选择排烟机训练和导向绳模拟训练等。二要严格遵循训练程序。应按照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一般应先学习理论,了解基本知识,尔后进行操作练习,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变换训练条件,展示多种地形、多种火情、多种天候条件,或模拟各种故障、险情,让受训者处理,提高在各种条件下的运用技能。三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模拟训练。首先是要根据公安部消防局《消防训练基地(中心)模拟训练设施建设指导方案》中列举的十三种模拟训练设施,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基本先建,重点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