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造林绿化意见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国土绿化工作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提高全县城乡绿化水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携手共建绿色家园,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兴林为手段,依法治林为保障,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精心打造绿化精品,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携手共建绿色家园。实现农田林网化、河渠路堤林带化、村庄森林化、城镇园林化、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国土绿化新格局。二、建设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林业建设与全县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正确处理林业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区治理。2、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将林业建设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3.坚持科技兴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相结合。4.坚持依法治林,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5.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原则,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完善营林机制,促进多渠道融资造林。三、任务指标公文范文年全县安排人工造林万亩,植树万株。其中三北工程造林亩,植树万株;退耕还林匹配造林工程万亩,植树万株;一般造林亩,植树万株。育苗保存面积亩,花木保存面积亩,四旁植树万株,义务植树万株。林网补植万株。要求春季完成全部绿化任务,秋季进行补植补造。四、工程建设内容及布局第1页共6页全县安排人工造林总任务亩。其中重点工程安排亩,包括三北工程亩,退耕还林匹配造林亩。具体实施“五绿”工程,即绿村、绿路、绿水、绿网、绿荒。1、“绿村”工程。年内要求个村庄建成“院内花果飘香、街道绿树成行、村外绿带环绕、池塘杨柳婆娑”的绿化样板村,做到针叶树、阔叶树、木本及草本花卉合理搭配,努力达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建设标准。一是连村路绿化。结合“村村通”工程,路每侧栽植乔木不低于2行,树种限定为毛白杨。株行距2×6或3×4米。绿化率要达到100%。二是环村林带建设。要充分利用村庄周围沙碱荒地、隙地、废弃地,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营建宽度20—30米的防护林带,树种以杨、柳、榆、槐等乡土树种为主,株行距要求2×6或3×4米。有条件的实行乔灌果花相结合。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建设一个经得起看、经得起转、经得起验的绿化样板村。三是村内街道绿化。主要街道每侧栽植一行乔木或小乔木,有条件的配置针、彩叶树种或花灌木。较窄的街道、胡同内采取门前绿化的模式,单侧栽植乔木、小乔木或花灌木,村内主街道的绿化率要达到90%以上。四是庭院绿化美化。以大乔木、观赏树、风景树和经济林木为主,每户绿化树种不低于三个。2、“绿路”工程。一是继续完善和提高境内主干公路两侧绿化水平和生态质量,加大抚育管理力度,查遗补缺,清除道路两侧货铺摊点、拆除违章建筑,保证通道宽度在50-100米,补齐断带,保持原有景观的连续性,建成贯穿东西南北的绿色景观带、产业带。二是乡村道路绿化。对已绿化的提高标准、档次,科学配置绿色景观;对未绿化的要搞好规划设计,年内消灭现有秃路。树种以杨、柳、椿、槐、彩叶、针叶等乔木树种为主,有条件的配置小乔木、灌木、花草,形成绿化层次,实现绿美结合。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抓出2条精品亮点路。3、“绿水”工程。结合水利基本建设,加强骨干河渠堤防绿化。继续巩固和完善现有河、渠、堤、塘等水系林网,逐步更新改造老树种,增加防护作用强、抗逆性强的树种。要求年内消灭所有秃堤秃渠。绿化树种以深根性乔木树种为主。河堤两侧绿化带宽度不足50米的必须补齐,断带的必须补造。第2页共6页4、“绿网”工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采取“随渠就路、随坡就堤、循环推进、逐片治理”的方式,营建高标准、多功能、抗逆性强的农田林网。计划造林8000亩,植树40万株。其中,潮北建设三个高标准农田林网防护区,造林总面积3500亩,植树17.5万株,涉及钱旺、渠口、蒋辛屯三个乡镇。其余每个乡镇各选择1—3块秃渠秃路较集中或树龄老化、病虫害严重地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