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建设机制是当前教育工作必然趋势探讨**市教育工会从20XX年开始就在本系统内开展了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创建活动。7年多的实践证明,这项创建活动抓住了教育工会工作的关键,突出了教育工会工作的重点,规范了教育工会工作的进展,理顺了教育工会工作的关系,强化了教育工会工作的成效。创建教育工会规范化建设,也是一项富有活力的思想解放的实践,它开创了教育工会在新时期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局面。对于在教育工会领域里贯彻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因而有必要对创建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思路和过程进行一些理性的总结和思考。一、思想定位必须规范化进入新时期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管理模式,教职工的利益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是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会提出的崭新要求。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教育工会工作的思想定位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其中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地、主动地转变教育工会的角色定位。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延承,教育工会的地位普遍不受重视,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正确定位。普遍的认识是工会就是组织活动,搞搞福利等,经常处于学校工作的边缘地带,致使教育工会工作偏离了《工会法》,偏离了工会工作的重心。这样的状态完全不能承担和胜任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角色。所以创建规范的教育工会工作机制,首先必须使教育工会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规范性的正确定位。根据《工会法》的规定,教育工会在学校工作中的任务和要求都是有十分明确的界定的,是举足轻重的,是学校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所以规范教育工会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会在学校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独特的作用的关键,只有首先规范了思想定位,教育工会工作才能师出有名,才能名正言顺,才能顺利成章,才能有位有为。7年前,当我们在思考将教育工会工作纳入规范化机制运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思第1页共5页想定位问题。实践证明,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从根本上真正确定了学校工会的正确定位,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全市教育工会工作会议上广泛地、深入地、反复地宣传《工会法》,宣传上至中央下至省市领导有关教育工会性质、地位、作用的讲话,我们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和机遇,进基层学校为教育工会的思想定位进行宣传。因此,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都能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教育局领导开会时,也经常讨论教育工会工作,给予我们许多卓有成效的指示和全面的安排部署,使**市教育工会工作能放开手脚、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二、组织建设必须规范化教育工会的思想定位得到规范化的定位后,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就接踵而至了,就是必须使教育工会的组织工作也纳入规范化。这就是必须规范和健全基层学校的工会组织工作。《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基层工会的组织建制。因而要实现工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除了各级基层工会必须建立组织、必须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外,最关键的是要健全组织,规范化地开展工作。有的学校也有教代会设置,但不少流于形式,属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我们就下大力气花在“健全”、“工作”这两大着眼点上来规范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我们明确规定了组织建设规范化必须达到的刚性指标:1、教职工入会率须达到98%以上;2、必须坚持例会制度(例基层委员会会议每年不少于4次);3、能按工会法的规定按时换届并能按规定足额配置基层工会干部。4、基层工会必须建立台帐,并且要记载齐全;5、新任工会委员必须接受上岗培训,且必须达100%,保证一个不得缺漏;6、教工之家必须名副其实,必须开展活动,必须达到合格。7、基层工会必须有计划,有总结,并及时地不断地向市教育工会上报各类信息、经验材料,而且每年不得少于4篇等。第2页共5页这些刚性的措施,极具显性功能,保证了各基层工会建设的规范化,突出了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它可查,可评,可议。三、工作运作必须规范化**市教育工会工作运作的规范化建设突出表现在找准切入点,突出着重点,创新工作的思路上。“切入点”和“着力点”最能实际地体现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