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无声》观后感“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当徐文杰说出最后两个字的时候,我骂娘了,我抓狂了,我颓了,我失声了......电影的大结局不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坏人紧要关头顿时悔悟么?但是,导演忻钰坤给了我第三个结局,坏人绳之以法,以真相没有被掀开的方式......炒一下冷饭,是之前就写的影评,我只想谈谈关于电影中三次失声带给我的震撼。一开场,我就闻到了‘这世界很丧’的气息。失声之旅从牧羊少年沉默开始。先是小孩堆石头,很多石块堆砌成了一个三角形(我老家的说法是一般死人堆砌墓碑才会这样堆)。然后是张保民和矿里的领头打了起来,直到有人说到:“保民,你儿子丢了!”接下来的画面就是肉,血淋淋的生肉,一个壮汉拿着斧头利落爽快的剁着砧板上的羊肉,他把剁开了的肉和肉堆积在一起,肉与肉碰撞,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黏糊糊的声音,这画面让人特别不舒服(我认为这个镜头有隐喻羊羔任人宰割的意味)。矿工张保民提着行李,还有透明白色塑料袋装着一个小书包,书包应该是早就买好打算给自己已经失踪的儿子的,他走到了一家门外挂着的羊头汤的招牌的店,张保民什么也没有点,他四处打量这个店内的一切,看着客人们呼啦啦的吃着羊肉啃着羊骨头,面色沉重,然后从一个个人的夸张吃相中牵出一段回忆。屋内的壮汉擦着脸上的汗,我们才得以看清,这个壮汉瞎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就是被刚与人打架斗殴的张保民所戳瞎,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村庄周围的矿产资源是一个挣钱的好途径,而许多煤矿老板想借此开发以牟暴利,完全不顾水源污染和环境影响。整个村的村民选择了沉默,允许了煤老板的采矿,只有张保民‘冥顽不化’,不肯签那份协议,为了‘大家’的利益,众人把张保民约到一个房里,准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他。刚开始,大家都端着笑脸一人一句的劝解张保民签了那个全部签了的‘字’,但是脾气执拗的张保民吃完嘴一抹就想走,壮汉一把揪住张保民,就开打,张保民被按在桌上的时候,啤酒往他咽喉里、鼻孔里面灌,桌中是煮沸的肉汤,桌边是吃剩下的肉骨头,刚才亲热叫着保民的村民们挡住欲拉架的伙伴,他们似乎不想阻止这场暴力事件,于是,在张保民无力还击面临死亡的时候,大家选择了沉默。这是第一次,失声,集体失声......在这次失声中,一个村民失去了眼睛,而另一位村民张保民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张保民不得已签了允许挖矿的文件,远走他乡挣钱赔偿,这一次失声,使得张保民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磊子的走丢,病弱母亲无力寻子,张保民回家,最大嫌疑人就是这羊肉店老板,他第一反就是这家这店!得知这家人不是抓走自己儿子的人,张保民走了,他四处寻子,羊肉店老板的儿子是唯一见证磊子被杀的目击证人,小孩多次跟在张保民身后,之前听他发过声,应该不是哑巴,但他把面具递给张保民的时候未说一个字,只是递给他。这是电影的第二次失声,也许是出于害怕,也许是知道自己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也许,他已经被上层阶级吓破了胆,说不出话。而张保民横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他和真相擦肩而过。自此之后,张保民的寻子之路没有半句言语,只有拳头,打斗,伤口,继而来之的是张保民之子失踪的真相。我一度推测奥特曼面具是磊子的,在昌万年杀完磊子之后,羊肉店的老板儿子捡到,他把面具递给张保民,实际上是把面具还给张保民。离家在外的张保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从磊子水杯上,家里的墙壁上的年代感奥特曼贴图都预示着面具很有可能就是磊子的,很多人认为导演设置这个场景,隐喻着奥特曼代表正义,我看到另外一种现实的悲哀。父亲在外多年,辨别不出孩子物品的痛。张保民去警察局时,警察照章办事漠然的态度,张保民寻子和身边大妈丢了家畜的形成强烈的对比,很显然,靠警察是不可能的,到最后,抓捕昌万年的几台警车众多警察,比起孩童失踪案,警方更愿意把资源用在非法采矿上面,也许对于某些村庄的警局,每天应付丢了家畜的大妈都来不及,在农村,丢失孩子和杀人越货,基本上得不到申诉。父母在外打工,许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喜爱,也无法辨别那是自己儿子心爱的玩具,因此错了能找到自己儿子的机会,这是张保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