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政府绩效评估:现状与发展前景蔡立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510275)[摘要]政府绩效评估(GovernmentPerformanceMeasurement)作为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性措施,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府服务能力的增强、带来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改善。这种社会效果促使政府绩效评估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就我国而言,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成为了政府部门推行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但如何使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并加以本土化、如何使企业绩效评估的方法能够结合政府公共管理特征并加以制度化、如何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实施方法、如何消除政府绩效评估施行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加以研究,并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标准评估指标体系[作者简介]蔡立辉(1965年8月——),湖南益阳人,政治学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政府与政治、政府组织与绩效管理等领域的研究。随着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管理民主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在服务质量、办事成本、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监督意识越来越强,旧的行政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构建服务型、绩效型政府的改革目标,政府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一方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和建设高绩效的政府组织,同样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1](唐铁汉,2006);但另一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政府公共管理问题有着不同的成因、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的成熟程度也不相同;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严重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在内容、实施进程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要有我国的特点,并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在总结绩效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行反思,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进行科学地阐释,以期把握政府绩效评估的正确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及其实践现状的反思当代政府绩效评估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NewPublicManagementMovement)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方式[2](蔡立辉,2002)。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考察,绩效管理、绩效评估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泰勒(FrederickW.Taylor)《科学管理原理》的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与差异工资制。后来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以更宏观的视野把这种绩效管理从工商企业推广到各种社会组织。从此,绩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成为了适用于包括经济、行政、军事和宗教组织在内的一般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绩效评估真正运用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则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绩效预算制度(PerformanceBudgets)。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性措施在财政预算、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本研究成果是国家二期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研究”,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信息技术与大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JZD00023,项目合同号05JZDH0023。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者乃至实践家们深感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为了急于解决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效率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和公众满意度问题,在已有考核制度与措施中引入了政府绩效评估措施。这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促进了实践创新;但同时也表现出急功近利和表象化的缺陷。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