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电网安全调度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的总和。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决策层倡导,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沉淀于企业及其职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电网安全不仅是电力改革能否顺利的重要条件,还事关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而电网的安全调度是关键。因此,调度系统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注重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职工的基本素养,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自觉行为。一、安全文化使安全调度产生长久效应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人的素质、管理、服务、协作、设备状况等种种因素,但这些诸多环节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安全文化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横向体系,包括哲学价值思考、多学科理性认识、外在物质环境、制度规定层面,操作标准层面等内容。目前,在职工队伍中存在对安全教育和管理漠视,反感、无所谓等态度,对安全缺乏深度认同。对调度而言,容易发现调度事故的有以下几种错误表现:方式错误。编制检修计划时运行考虑不周引起的倒闸操作误停电;两票错误。受理工作票把关不严,调度操作指令票编制失误;调度下令错误。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时发生错误;判断错误。电网工作,事故处理不按规程规定执行,发生误判断造成事故扩大;考虑错误。电网设备临检时有关安措考虑不周等。这些说明要实现安全目标,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技术的措施是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也只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需要安全文化来弥补。安全文化所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员因素,具有教育、规范、协调、积累功能,它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通过文化建设,唱响“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引起广大职工的深度认同,实现在安全工作从被动向主动,强迫向自觉,它律向自律的转变,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能保证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财产安全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二、上下齐动,营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入情入理入心的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和熏陶,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造就人的目的,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杜绝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只有上下共同努力,不留任何一个死角,才能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1、领导必须身先士卒,做安全生产的垂范。领导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个单位的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等。各级领导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当给职工带来信心和力量,用自己的良好素养和言传身教去影响职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首先应自觉带头学习安全,讲安全,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安全文化,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对安全生产承诺的使命,确保安全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播护到每一名职工的心里。同时要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作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进行培育,从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2、大力开展“爱心活动”,积极实施“平安工程”。目前,从国网公司到市公司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