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空气在哪里》。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科学探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但空气的这些性质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教材中设计了找空气,验证空气的存在,及讨论空气有重量吗三个环节,让同学借助媒介来感知和认识空气。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离不开空气,能借助某些物体来证明空气的存在。2、能力目标:能围绕空气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能自主设计简单实验并进行有序操作和记录,能将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法律规范的表述,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3、情感目标:同意主动探究,能主动和同伴合作沟通,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有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会看到、用到粉笔,你讨论过粉笔吗?今日,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方法很简单,下面老师把粉笔放到水槽里,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同学沟通:粉笔里面往外冒气泡。那从粉笔里面冒出来的气泡又是什么呢?(是空气)那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呢?我们今日就来讨论空气毕竟藏在哪里二、探究空气在哪里1、谁能起来说一说,你认为空气还会藏在哪里?(自由沟通)2、大家认为这么多地方都会藏有空气,那就请同学们利用准备的材料找出空气。比如,刚才我们利用将粉笔放入水中的方法发觉粉笔里面有空气,你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也找到空气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感觉一下。下面小组同学开始合作找空气吧。(小组合作)3、你们找到空气了吗?谁同意把你找到的空气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让大家感觉一下。(沟通)4、我们的身体里有没有空气,可以怎样验证一下?(吹头发,飘起来,吹纸也会飘起来)5、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方法找到了空气。通过验证,我们发觉:教室里、瓶子里、气球里、粉笔里、方便袋里、我们的身体里等等都有空气。那谁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总结一下,空气毕竟在哪里?(沟通:到处都有)6、小结:的确,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板书:到处都有)二、感觉空气1、收集空气(1)我们讨论一个事物,总是要把它放在眼前进行讨论,我们怎么把空气也摆放到眼前来讨论呢?大家来想想办法。(2)真聪慧,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今日就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收集到空气后,用绳子把袋口扎起来。(3)同学动手收集空气。2、讨论讨论空气的方法。要讨论空气,你们有什么好方法?3、沟通汇报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都很投入,肯定有不少发觉。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现在就把自己的发觉和大家沟通一下。4、沟通对空气的感觉概括同学感觉到的空气的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空气在塑料袋里把塑料袋撑的鼓鼓的,按下去又会鼓起来;从小孔里出来的空气感觉像流水一样--------三、探究空气占据空间。1、老师谈话:我们通过找空气认识了空气,关于空气还有许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2、(老师出示乒乓球和去底的可乐瓶)你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乒乓球,老师将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在水面上)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瓶子,去掉了底,假如将瓶子扣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入水中,根据你对刚才实验现象的分析(慢慢讲),你认为乒乓球会在水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你的理由?3、师:想不想试一试?实验时请你把瓶子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不能上下移动瓶子。4、你看到什么实验现象?这说明什么?把瓶盖拧掉后,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小球慢慢的升到了瓶口上。同学沟通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小球压在水底,又是什么原因让小球慢慢升上来了。5、老师小结:看来,是空气占满了瓶子的空间,使小球沉在水底了,当空气放完后,水面上来,小球也跟着上来了。(二)做实验继续探究空气占据空间2.老师表演魔术:把一团纸塞到杯子底部,竖直倒放入水中,再竖直取出杯子。3.老师提出问题:纸湿了吗?4.鼓舞同学亲自试一试。(课件显示活动规则:1、注意安全,杯子、水槽要轻拿轻放。2、每人只能做一次,每次可以换一张纸。)5.组长上讲台上领取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