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加强后备人才选拔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根据建设高素养村干部队伍的要求,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法律规范村级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努力建成一支结构优、素养高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深化推动“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加快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进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二、工作目标“一评”即评选各村优秀村民,并其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两选”即在村级后备人才库中选拔各村后备干部选拔对象和党员进展对象。通过“一评两选”后备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法律规范村级后备人才的选拔过程,使得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热爱农村工作的村级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从而改善村干部的年龄和能力结构,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工作流程(一)评选优秀村民1、名额配备(1)各村优秀村民名额为本村户籍周岁以上人口的%,其中周岁以下的人数需占各村名额的%以上。(2)优秀村民每两年评选一次。2、评选条件(1)具有本村常驻户口且年龄在周岁以上的村民(在校生除外);(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组织原则,能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等制度,能自觉服从村两委领导,支持村里各项工作开展;第1页共6页(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能重视并积极投身“幸福乡村”创建工作,能为本村进展出谋划策,力所能及地为本村进展出资出力;(4)具有一定的致富和带富能力,家庭至少有一项致富项目,户人均收入必须在本村人均收入的两倍以上,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实绩或意愿;(5)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扶贫济困,乐于助人,举止文明,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候选人资格:(1)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曾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和开除党籍处分的;(2)三年内曾受过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等党籍处分的;(3)五年内曾违反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的。3、评选程序(1)通过村组织推举、党员大会推举、村民小组推举和自荐等报名方式开展报名工作,参照“优秀村民”评选标准,确定“优秀村民”候选人;(2)各行政村召开村两委会议,审核确定正式候选人;(3)正式候选人确定后上报镇党委,镇党委根据相关标准对候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4)召开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进行民主投票选举,按票数高低确定本村“优秀村民”人选;(5)选举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5天公示,无群众异议后确定为本村正式的优秀村民。5、结果运用(1)镇党委、政府进行通报表彰;第2页共6页(2)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今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对象及党员进展对象(在校生除外)需从村级后备人才库中选拔产生;(3)已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对象,如出现评选条件中禁止出现的情况时,将予以调整。(二)确定村级后备干部1、名额配备。原则上每村配备至名后备干部,具体人数配备由镇党委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另行确定。2、选拔条件(1)列入村后备人才库的对象;(2)政治立场坚定,能仔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宗旨观念牢固,熟悉农村工作,懂经济、会管理,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带领群众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事业心与责任感;(4)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团结群众,敢于碰硬,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胜任本职工作的组织、协调、应变能力;(5)身体健康,周岁以下,高中(含中专、中技)以上文化程度,会电脑操作,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周岁以下、学校以上文化程度。3、选拔程序(1)确定对象。通过自荐或组织推举等形式,由各村集中上报镇党委,由镇党委进行审核,确定参加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对象;(2)笔试。镇党委对各确定选拔对象进行笔试考评,笔试实行闭卷形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政治理论、农村政策、市情、分析写作等知识。笔试成绩予以公布。笔试结束后,镇党委将根据考生成绩,根据:比例确定进入面试阶段人员名单;(3)面试。面试实行结构化面试方式,主要测试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和应变等能力。面试实行百分制,第3页共6页去除最高分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