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城乡分布综合题1.(2018江苏联考三,30B)读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限制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向西扩展的主要因素是。(2)试分析杭州城市空间范围扩大的积极影响。(3)资料显示,杭州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A、B、C三个地区,试分析原因。(4)试评价A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答案(1)地形(2)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主城区人口、交通压力;利于城市均衡发展。(3)距离主城区远,房租较低;三个地区位于城市外围,一般为工业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4)有利条件:沿江、风景优美;水运便利;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大;环境承载力强。不利条件: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交通联系有待加强。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受西部山地的影响,杭州城市空间范围难以向西扩展。第(2)题,主要从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主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利于城市均衡发展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地理位置(与主城区距离,房租价格水平)和劳动力需求状况两方面回答。第(4)题,从有利(风景优美、水运便利、面积广阔)和不利(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两个方面回答。2.(2018南通一模,30C)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1963年,该村空间形态呈型;2012年,发展为型。(2)与1963年相比,2012年该村新增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其分布的特点有。(3)简述该村村镇规划对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答案(1)分散团块(2)工业用地位于住宅区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分布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住宅区外。(3)有利于合理布局功能区;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即可。第(2)题,直接据图比较分析可知,新增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分布于与季风风向(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相垂直的住宅区外。第(3)题,从功能区布局、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分析其意义。3.[2018南京、盐城二模,30B(1)(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南京市江北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区的北部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态宜居的生态副中心。材料二下图为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示意图。(1)为实现江北新区的规划目标,在城市建设中必须保护、。(2)江北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其优点是、。(3)江北新区建设中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有、、。答案(1)基本耕地生态用地(生态环境)(2)组团式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化)(3)加强城乡空间联系,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完善制度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江北新区耕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较好。江北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需要保护基本耕地,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江北新区依托江北新区自然山水格局,规划形成“一圈、三楔、多斑块”的生态空间结构,属于组团式,其优点是亲近自然,分散污染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第(3)题,协调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因此为使城乡协调发展应该采取加强城乡空间联系,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完善制度等方面的措施。4.(2018苏锡常镇3月模拟,30B)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木拱廊桥在我国闽东北和浙南山区留存着百余座,成为中国木结构桥梁中最具创造性和技术性的桥梁形式;同时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乡土文化,是中国山地人居文化的典型范例。材料二下图为位于浙西南庆元县境内的如龙桥,修建于1625年,是全国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上设有廊屋的作用。(2)简述古代木拱廊桥存世量较少的人为原因。(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较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