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言..............................................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二)现有文献综述.................................2(三)研究方法描述.................................3一、隔代探望权的概述..............................4二、隔代探望权的正当性基础........................5(一)社会基础.....................................5(二)价值基础.....................................61.隔代探望权的意义...............................62.隔代探望权的利益群体...........................73.隔代探望权体现的法律原则.......................7三、隔代探望权的司法实践..........................8四、隔代探望权的立法确认.........................10(一)扩大探望权主体..............................11(二)与监护权和继承权的类比......................11(三)与弱势群体保护结合..........................11结语............................................12参考文献.........................................14谢辞15新兴权利研究——以隔代探望权为例导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权利角度去理解法律问题,各类新兴权利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法律、道德、习俗上的权利交织在一起,这种新兴权利是否需要逐个进行分析探讨或者进行制度化改造还要进行深刻的讨论。隔代探望权作为新兴权利的典型代表,是最近频繁出现的一个热点话题,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示信息,我国自2014-2017年4年间共受理有关隔代探望权的案件12起,笔者选择部分案件做了简单的对比,详见下表:表1:当事人主张隔代探望权的案件判决概览裁判文书号当事人案由判决结果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2民终1696号杨某某、胡某某(外祖父母)与宋某某(父亲)宋某某同妻子离婚期后妻子去世,杨某某、胡某某丧失独生女,主张对外孙的探望支持外祖父母行使隔代探望权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苏12民终1348号张某、秦某(祖父母);陶某(母亲)陶某同丈夫离婚期间丈夫因病去世,张某秦某丧失独子,主张对孙子的探望支持祖父母行使隔代探望权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16)渝民再44号丁某、王某(祖父母)与白某(母亲)白某与丁某离婚后带婚生子出国生活,丁某与王某主张对孙子的探望支持祖父母行使隔代探望权续表1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王×1(父亲)王×1与王×二离婚不予受理院(2014)西少民初字第04580号与王×2(母亲)后,王×1主张探望权以及婚生子祖父母的隔代探望权根据上述案件的审判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在进入大众视野中的隔代探望权案件中,司法实践多持支持态度,但也并非完全统一。经过笔者进一步进行资料收集,一些未被收入到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案件,仍然有部分对隔代探望权持否定态度。显然在没有立法保护的情况下,判决会产生不统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本文中笔者将讨论隔代探望权的社会价值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分歧,最后进行制度化构想,从立法司法等角度充分支持隔代探望权的诉求。(二)现有文献综述笔者查阅CNKI等国内网站,关于新兴权利研究的文献共89篇,一部专著,即姚建宗的《新兴权利研究》,而关于隔代探望权的研究只有34篇,没有专著。本话题以判例以及新闻报道居多,讨论多来自于司法实践。姚建宗撰写的《新兴权利研究》中讨论了各种各样的新兴权利,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兴权利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户外广告发布权为切入点,重点谈了新兴权利为什么出现以及对新兴权利的界定,判断其是否有立法必要,诸多热议的新兴权利是否只是如同“接吻权”这类本质为利益的“权利”。本书中的分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诸如同性恋婚姻权、性权利、清洁用水权、言论自由等社会重点关注的新兴权利,虽然该著作对隔代探望权未做讨论,但其充分的讨论了诸多新兴权利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刘云生、卢桂撰写的《祭祀权:法权认知与制度再造》(《求是学刊》2016年第3期)一文,以祭祀权的角度分析了其作为新兴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