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为例专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一、文献综述:在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但是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就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缺陷和其他条件的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及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是作为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庚寅、周显志等(2003年)在研究中指出,制度上的供给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外部条件,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约束主要有金融抑制、外生性金融成长和信贷紧缩。信贷紧缩,即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以高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使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紧缩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低于大型企业,因此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最容易把中小企业排除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之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是银行贷款,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较少通过股市融资或债券发行获得资金。戴亚旋(2009年)分析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成本高主要是许多银行偏爱大企业,银行发放贷款无论金额大小,在受理、调查、审批等流程是相近的,但是获得收益是相差很大,其次,中小企业管理成本高,且中小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银行承担的风险大。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简单松散,内部治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规范,相对大企业而言,银企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都是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戴亚旋提出了以专业化经营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组织,实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专业化设计,完善中小企业专业化风险评价体系,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健全中小企业贷后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袁增霆(2009年)认为,在当前宏观风险加剧形势下银行更加“惜贷”,随着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与信用风险水平的大幅度上升,银行信贷资金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可贷资金又发生绝对性的削减。中小企业融资难或金融服务不足,还有更深层次的金融体制原因,在当前金融服务体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所制定与执行的金融服务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在这类机构的硬尺度下,个性化较强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通常存在诸多抵触,从而在中小企业或区域金融服务方面缺乏经济激励。尽管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去努力尝试金融创新与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在当前法定存贷款利率基准、银行资金运用渠道、银行高层治理等方面,面临刚性约束,导致难以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孔曙东(2007年)在研究中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资金等。自筹资金在中小企业资本中所占比例最高,美国一般超过60%;法国、意大利在50%左右。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专业化特点突出,如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极大地弥补了市场上有限的创业资本与创办中小企业及其发展所需的巨大的资金缺口。如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要构建与完善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加快规范的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重视企业本身融资能力的培育,与此同时,积极为新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完善直接投资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并争取以政府少量投入带动民间直接投资等。韩洁、罗沙等(2009年)文章述评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