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吉散文集《流动的思绪》读后感编者按:《流动的思绪》是著名作家吴宝吉的散文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读后感吧!读吴宝吉的散文,需要慢慢细品文中的内在情感,如果视线走马观花,最多只能观赏他的文字之美,却不可能领略其内在思维的深度,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对大自然以泼墨的语境渲染散文艺术对读者惊现的语言魅力。我觉得,散文的确需要最基本的真实性。散文不像诗歌、小说,允许你虚构一些伪真实的情节,让我们认知它的真实性。其实,无论什么文体,我都很讨厌”;假真实”;的文本占去我们宝贵的读书时间。好在我的身边,还有一位写实的散文作家;;吴宝吉。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他的一篇散文《鹤舞扎龙》,读其文入其神,这篇散文让我重新想起那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打开手机,在网上搜到了2020年前朱哲琴的原唱:”;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记得,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听着这首老歌,读着吴宝吉的散文《鹤舞扎龙》,我的眼圈开始潮湿。《鹤舞扎龙》,其实就是重温一个真实的故事。它让我再次认识了扎龙这个地方,还有那片芦苇坡,那里曾经有个养鹤的女孩,她叫徐秀娟。她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十几岁就开始学着养鹤。后来她自费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动物系学习深造。因家境不裕,为了支付学费,曾四次偷偷卖血。毕业后,应邀到江苏盐城,指导那里的鸟类保护工作,并组织建立了丹顶鹤冬季饲养场。1987年9月16日,她为了寻找一只飞失的白天鹅,不幸沉入复堆河底,以身殉职,年仅23岁。读吴宝吉的散文,我总是不知不觉的被他的真情实感而俘虏。他的语言描述能让人意会临场时空画面的感受,”;消息传来,扎龙惊呆了……;……;谁都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聪睿勤劳的小娟,永远不会醒来了。”;接着他舒缓一下内心的压抑,以诗人的情怀,从悲悯中独立出来,这毕竟是往事,”;那时候,我仿佛听到南国的那片滩涂上,善良的老乡们在秋风里悲切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仿佛看到高爽的星空里,一羽洁白的仙鹤在振翅高翔,鲜红的丹顶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这种诗一样的寄语,让牺牲在鸟类保护工作岗位上的徐秀娟,灵魂得到更好的安逸。时空的镜头无论推远还是拉近,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们,永远都是我们的敬仰。吴宝吉的这篇散文以他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心智(或说是一个作家的良知),对生活和生命现象作出理解和诠释。吴宝吉这样好的散文真的很多。我最近重读他的文集《流动的思绪》,更集中地感受了一位作家历经几十年的人生沉淀,亲情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及行游之后的创作视野。包括文集里的《清明祭》,都是一个作家不可泯灭的心智。清明来临,他独坐窗前,看”;清明的雨,下得总是让人忧伤。你看,天地间那一片淅淅沥沥。这样的日子,似乎很适合去怀念,怀念离去的人,怀念此生再也看不到的人,怀念那个曾带给你温暖的人。”;这一连串的怀念,其实,都是每一个对于清明来临之时,选择一种怀念的可能。作家吴宝吉,他的怀念,选择了他已故的姥姥。他孩童时印象中的姥姥,让他重新激活了人世间不可磨灭的感伤。姥姥让他学戏,想桎梏他外出与小伙伴们的玩耍。他与姥姥童年时暗中斗智的失败,竟然悄悄弄坏了姥姥的收音机。姥姥是个盲人,她唯一的心爱不响了,心情郁闷是可想而知的。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想自己修复,又修不好,直到父亲接他回去,才把姥姥的收音机修好。姥姥开心的笑容,让他后悔极了。不久,姥姥因一场大恙,从此阴阳相隔。唯有年年清明,他选择对姥姥的缅怀。文章虽短,但这段真实的故事,是一种亲情之间,只是一纸阴阳之隔的内在情感的升华。许多散文作家,千篇一律地写亲情是怎样的无私奉献,而吴宝吉的《清明祭》,他回忆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情感交叉,是对人世间亲情关系的理解,包括这本文集中的《女人的能量》,他对身边女人的理解和对妻子的理解,让人读后产生相同的意会。特别是《女人的能量》,最值得推荐大伙一读。散文的真实性,是散文文体具有其生命存活价值的论题,还有许多方面,也值得我们探讨。吴宝吉的这本散文集恰好给我们从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