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历史背景手抄报作品图篇一:辛亥革命历史背景2003版p.s.红色的字是与清政府腐败统治有关的,其余无关。第二大块是清政府面对民族危机的做法(略)和群众反帝斗争(详)。第三块是领导革命的孙中山成了兴中会,举行广州、惠州起义。绿色是重点内容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政体,从此完毕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革命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时期最严重的历史事件,为后来人民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石。辛亥革命已通过去90年,翻开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书籍,阅读当年革命志士的壮烈事迹,吟咏当年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凝铸的文,一种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力地扣击着人们的心弦。21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牢记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生活在19世纪的中国是不幸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来,中国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血腥镇压义和团,清政府于1901年屈辱地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土大片沦丧,主权旁落殆尽,四亿同胞在水深炽热之中苦苦挣扎。20世纪中国在世界处于什么位置?难道中华民族就没有复兴的机缘了吗?中国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出路在哪里?世纪之交,有千千万万的爱国者再考虑这些咨询题。(一)近代中国新政治力量的出现——资产阶级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场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开设了一些小型的近代工业,中国农村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根底也遭到了破坏。陈旧的大地上,出现了意味近代化标志的近代工业。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开展,不是从原有的工场手工业的根底上直截了当开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与资本主义的正常开展不同的道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经历了19世纪70年代的兴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的初步开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开场有一部分中国商人、地主和官僚,以官督商办(包括大部分官办、官商合办民用企业)和商办两种方式,投资兴办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厂。中国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在航运、采矿、电报、纺织、铁路、冶炼等行业中的官督商办一类的新式企业,大小计二十多个。机器缫丝业是商办企业里出现最早、开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创始者是广东南海县商人陈启源于1872年筹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两年之后,广州附近即有4家丝厂相继兴办。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上层和中下层两个部分,上层大多是大地主、大商人、买办、官僚转化而来的,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中下层一般是手工业作坊主和中小商人转化而来。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大体从1895年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开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同意外国在华设厂,使许多人感到开展民族工业已经刻不容缓。近代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开展,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宽裕的余地,兴办工厂的丰厚利润也刺激了一部分地主、官僚、买办、商人等进一步投资于近代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蓬勃兴起,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1895年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开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开展速度、设厂数量、投资规模远远超过了往常各个时期。甲午战前,中国近代工业的资本总额中,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占主要地位。这时,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厂矿的资本总额,已超过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获得了主要地位。1895~1900年,中国设立的商办厂矿的数字和资本总额,分别达110家和1700万元,超过了过去20多年的总数,过去20多年设厂总数不到80家和资本总额仅730万元。20世纪初,特别是1903年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开展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甲午战后,民主认识和爱国思想渐入人心,进步的人们越来以“抵抗外货,自保权利”来作为筹办企业的。帝国主义对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