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篇一: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2.汉字是音节文字。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4.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那么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短语是造句的单位。5.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因此一个语言单位终究是语素依然词,是词依然短语,有时难以确定。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特别多难于从理论上处理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要素,然后加以规定。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特别大妨碍。6.句子:指能够表达完好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能够构成语段、篇章。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依照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9.依照语法功能,能够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描述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构造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此外还有叹词。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描述词是“谓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词与词能够按照一定的规那么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能够按照一定的规那么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构造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构造。13.汉语的句法构造关系有:结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14.短语能够分为三大类: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固定短语。①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也叫词组。我们把以某类词为中心语构成的短语叫做某类词的短语,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描述词短语、主谓短语等。②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有介词短语和“的”字短语。③固定词组主要是由实词(有时包含虚词)构成的固定的组合,在方式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短语的词以及语序一般都不能变换;在意义上具有熟语性,往往不能简单的依照所包含的词的意义作字面上的理解,而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有时有比喻意义。15.固定短语多为四字方式,四字方式的固定短语通常叫“四字格”。16.固定短语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其语法功能并不完全与中心语一致。从语法功能来看,一个固定短语总是接近于某一类词,但又不一定具有该类词的全部语法功能。17.汉语的词从构造上能够分为三类:单纯词、合成词和缩合词。18.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在语音上以单音节的为多,也由双音节的,一般为叠音或双声、叠韵,有的两个音节完全不同,如“玻璃”“葡萄”“琥珀”“咖啡”等,还有三音节以上的单纯词(多为外来词,也叫译音词)。此外,象声词也是单纯词。19.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20.构词法:研究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方法。由重叠方式、派生方式和复合方式构成。22.汉语的重叠构词方式:①重叠同一语素构词;②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后面,构成一个词。最常见的是两个重叠的语素加在形素后面构成一个词。重叠的两个语素也能够加在名素或动素后面构成词,这种情况不多。③重叠的两个语素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构成一个词。此法多构成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再用这种方式构成新词。④重叠描述词的第一个音节,在两个重叠的语素或音节中间嵌入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里”“罗”“了”等)。此类重叠式也称为不完全重叠式。用这类重叠式构成的词含有厌恶、轻视额意味。23.在合成词中,具有词汇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语素。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而只用来构词的语素叫词缀语素,也叫附加语素。由词根语素加词缀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叫派生法,用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