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药治疗张迪•1、中药熏药治疗的历史及发展;•2、中药熏药治疗的方法;•3、中药熏药治疗的治疗原理;•4、中药熏药治疗的适应症;•5、中药熏药治疗的优势;•6、熏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1、中药熏药治疗的历史及发展;•中药煎煮治病的文载•·《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在熏蒸阴部,熏蒸足部的基础上,又提出熏眼,熏发等方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中药熏蒸疗法用于皇宫深院救治皇太后的中风重症,足可窥中药熏蒸疗法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之一斑。•·•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完善。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瀹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瀹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在唐代宫廷皇妃就用温泉、鲜花浴身。元代《御药院方》记载了皇帝、皇后的熏蒸药方及治疗关节痛、痔疮、阳痿、阴囊肿痛等多种熏蒸药方。尤其在清代,熏蒸在清宫方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绪医方选仪》中就曾收载慈禧光绪常用熏蒸65首。其中熏身方20首,熏头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可见熏蒸疗法在宫廷中的运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视。•·•·•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亦有一批很有影响的专著如《自然疗法大全》、《实用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中国医学疗法大全》等十余种有关中药熏蒸洗浴疗法的单行本相继出版,师承前人,推陈出新,为中药外治和中药熏蒸疗法的不断发展推波助澜。2、中药熏药治疗的方法;1.传统熏蒸法:把药放在器具里(不锈钢的,瓷的,瓷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蒸熏的部位放在器具以上用蒸汽熏蒸,注意避免烫伤,熏蒸时间大约20分钟到半小时,最后关火。•2.时尚熏蒸法:采用中药熏蒸机(药浴机),全自动人性化设计。•把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机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钟。自动控温,自动进水,补水,排水,还配有方便治疗的清洁淋浴花洒和立体音响(收音机、外接CD),•熏蒸治疗与音乐治疗相结合,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3、中药熏药治疗的适应症;•中药熏蒸适应用于精神疾病、类风湿病、腰酸背痛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肢体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治疗。•1、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头痛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持续使用中医熏蒸能起到绝佳的效果。•2、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痹症亦即风湿和类风湿疾病,其病程往往迁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用1号方加减熏蒸,可收显著效果。•3、腰酸背痛症:常见于腰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挫伤、腰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用1号方加减熏蒸。•4、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此类病常因风寒和病弱、劳累及韧带退行性病变所致,用1号方熏蒸。•5、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蒸法进行治疗和综合治疗,主用1号方熏蒸。••6、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小时)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7、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用熏蒸既可加快患肢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促进组织再生,防止废用性萎缩,又可刺激外周传入神经反馈信号至大脑相应功能区,促进大脑功能缺失区联络的沟通与觉醒,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可用8号方熏蒸。•8、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中药熏蒸可发汗利水排毒,使体内积聚的氨质代谢及尿酸等经皮排出体外,对非重症病,往往通过中药熏蒸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