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考情预览】年份考点考向辨析近义词辨析病句修辞手法衔接连贯对联知识语言得体图文转换提炼语意诗文结合2018√√√√2017√√√√√2016√√√√√2015√√√√√2014√√√√√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灵活多变:近五年江苏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涉及近义词(包括成语)的辨析与选用、修辞手法的判断、衔接连贯、图文转换等,其他如辨析语病、表达得体、对联知识、提炼语意等考点也有涉及,交替考查。2.考查形式较为固定:全部采用单项选择题,题目设置数量上也较为固定,分值是5道题目15分,每小题3分。3.进一步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方向越来越趋向“素能型命题”,加强考生语文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对接生活情理,其中包括考查语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交通等诸多领域。技法提分点1运用三步思维法,破解词语题密码三步六切入解答词语题典型例题对点解题1.(2018·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析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多用来指保持高尚的品行。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多用来强调亲自去做,努力实践。根据语境,经典应是古圣人“身体力行”的结晶。故第一处应选“身体力行”。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形容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由横线后的“说教”一词可知,第二处应该用“耳提面命”。顿悟:佛教指顿然破除妄念,觉悟真理,也指忽然领悟。领悟:领会,理解。文中说的是必须经过实践才能理解圣人心得,并无“忽然”之意,故第三处应选“领悟”。答案C2.(2017·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解析第一步:认真读题,把握语境。第二步:抓住相异语素,分析意义差异。“精益求精”与“励精求治”共同点是追求更好;前者重在“学术、技术、作品等”方面;后者则应用在国家层面上。“耳目一新”语意为因为跟以前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意为对别人的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美不胜收”与“数不胜数”都体现数量多,但前者强调的是美好的事物,后者只是强调数量多,无关乎美好与否。第三步:综合甄别,明确选项。第一处,是说“绣娘”的“工匠精神”,应使用“精益求精”,排除B、D两项。“刮目相看”多指人,第二处说“作品”,应使用“耳目一新”。第三处,前面说“可谓争奇斗艳”,应是强调美好的东西多,应使用“美不胜收”。因此本题应选A项。答案A3.(2016·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解析第一步:认真读题,把握语境。第二步:抓住相异语素,分析意义差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此处宜用后者。“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