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专业剖析报告一、专业概况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唐山人才市场的紧迫需求,于2001年开办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方向),2002年更名为数控技术专业并被确定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我院被确定为“数控技术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2004年建成了数控实习、实训中心;2005年数控实习、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7年数控技术专业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08年被定为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在校生371人。数控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本着“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主动适应,整体优化”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改革、专业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二、专业分析1.专业定位与校企合作1.1专业设置与定位本专业主动适应唐山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与行业企业密切结合,坚持每年进行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调查和预测,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调整与设置。河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壮大提升工业主导产业,强调增量调优,做大做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优势产业”的战略目标,唐山市“十一五”规划中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与建设,为唐山新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先进工业和新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数控技术人才。预测至2012年唐山市数控机床操作工和维修工以及与之相关的模具等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15000人。数控技术人才岗位需求的调查表明,数控机床操作工在行业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64.2%,数控工艺、编程员占20.6%、数控设备维修员占15.2%。因此,培养适合制造业发展需求数控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紧迫任务。由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以往的两年制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较难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把学制由两年调整为三年。本专业定位为:服务于唐山、河北及北京、天津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工艺编制、数控设备维修等岗位群的工作需要。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走访用人单位,倾听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数量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需求意见,结合我院的发展规划,制定了本专业2007-2010年的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专业建设目标。(1)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为:加强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的融合,校企共同创建“一主线、三阶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专业建设达到区域内同类专业领先水平。(2)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为了保证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每年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对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目前专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专业发展是遵循专业建设规划良性运行的,专业建设目标基本上得到实现,对我院相关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表序建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号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校企共同创建了“一主线、三阶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体系建设与企业合作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了4门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发了3种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3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支由38人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引进3家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有工厂,工厂有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有引进企业”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了50家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1.3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机制与途径依据《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的意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本专业津西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