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审察情境,综合表达Ⅰ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1.(2007·江苏)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示例二)“○”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示例三)“○”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示例四)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解析要求运用生动形象的句子,可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切合原意。2.(2008·江苏)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答案(提示)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准确审题,把握所写句子的语气和句式特点。3.(2010·江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安徒生,《海的女儿》。(2)(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解析(1)文学常识要准确记忆、正确书写。(2)内容要围绕“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紧扣“小美人鱼”(外国人、童话人物)的身份,不超过30个字。4.(2011·江苏)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1)姓名:________作品名:________(2)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夏瑜《药》(2)(示例一)回首辛亥,让我们恭敬地拿起坟前的白花,敬献于烈士的墓前。(示例二)继承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解析(1)只要知道鲁迅的小说《药》,便可轻松作答。(2)可从两方面作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名为“辛亥英烈”,因此按语的着眼点应为“纪念”(可谈纪念的目的、意义、方式等);扣住鲁迅的《药》,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比如小说结尾的白花)、作品主题(唤醒民众)等方面着手。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1.江苏卷在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命题上有何特点?答案(1)一个与当下生活、当下重大事件相关的“题”材。2008年选取的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家长接送高中生上学、放学现象,2010年选取的是当年中国最大的热点——上海世博会,2011年选取的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一个表达的语言情境:或针对某种现象,或纪念某种重大事件,等等。(3)一个表达的载体:或留言,或按语,或一段话。(4)一个表达的言语技巧:或用一定的句式,或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甚或语言表达的得体、生动等要求。(5)一个表达的主题(话题):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思考,或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纪念、赞美。近几年,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趋冷。随着江苏卷语言表达“客观化”及其他省市情境微写作题的火热,估计以后会重返江苏卷中。2.江苏卷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答案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