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经典语录篇一:王小波经典语录王小波经典语录1.我对本人的要求特别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2.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意的世界。3.智慧本身确实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内心就特别欢乐。4.一切都在不可防止地走向庸俗。5.活下去的窍门是:保持愚蠢,又不能明白本人有多蠢。6.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7.我呀,深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慨,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晰,人不管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不管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不管如何也不成了。8.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罪恶。所以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王小波逝世15周年:一个自由而独特的灵魂天星作家简介: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老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其后,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子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周人民大学任教。1980年,与李银河结婚。生前不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经典语录)他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因》、《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英译作品选本《WanginLoveandBondage》在2007年3月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小说《2015》、《黄金时代》(TheGoldenAge)和《东宫、西宫》(EastPalace,WestPalace)。电影剧本《东宫、西宫》曾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正确编剧奖。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忽然离去。他生前并不有名,死后他的小说却风行全国。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情况的荒唐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制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王小波一生热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即便在肉体最不自由的时代,他也没有放弃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王小波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通过他杂文的达观通透、小说里的戏谑式质疑来完成的。王小波没有单位,也没有参加作协,生前他说过:“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明白它在哪里。”他是一个局外人,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为本人的真理观效劳的自由撰稿人但也正是这种“分子”状态的存在,使王小波的质疑显得冷峻而又力透纸背。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责任编辑钟洁玲曾说道:王小波身上那种蔑视陈规、质疑现实的疑心主义精神,已经超越了他的边缘身份,表达了一个理想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良知。每个年轻的朋友都应该读一下王小波。在谈到王小波的作品备受关注这一点上,钟洁玲说:王小波的猝死和大红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猝死和大红没有必定关联。社科院有位朋友统计过,在1997年离世的作家有7位,但是,除王小波外,谁也没有构成轰动效应。王小波为什么会有众多的跟随者?简单地说由于他有趣!还有,由于他纯粹,理想主义,却是一贯的低姿势,一贯的边缘身份;他在体制外坚持写作,却写得比有些专业作家还好!也确实是说,以非主流的身份,超越了主流,为沉默的大多数争了一口气。在小说里,王小波汪洋恣肆,天马行空,明明窥透了人生的荒唐和无聊,却用戏谑之笔安抚众生。比方讲到《红拂夜奔》的李靖时,他如此说:“李卫公是个大科学家,大军事家,大诗人,大哲学家。由于他有这么多的本领,年轻时就找不到事做??有时跑到街上来当流氓聊以为生。在这种时候他只好尽量装得流里流气,事实上他特别有上进心。”又比方:“挨了这顿板子以后,李靖幡然悔悟,决定不再装神弄鬼,要做个好流氓??李靖如如今,已经不像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