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校园建设五年规划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根据我乡教育现状,实事求是,立足长远。对我乡一所初级中学、高亭中心完小和所辖9所村小及中心幼儿园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布局调整,特制订本校园建设规划。一、现状分析(一)教育状况1、学校布局。高亭中心小学现有8个村级小学、2个教学点,点多面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一致。2、生源状况。现有学生2356人,36%即848人是留守儿童。而且随着生源的增加而增加。就读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3、师资。我校现有教师75人,属于严重缺编单位。师资的不均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4、教室、教师宿舍及其他。中心本部有学生723人,现有教室11个,1—3年级班均人数达80人;教师宿舍13套。60%的教师没有住房。(二)20XX-20XX年的发展预测。1、学生人数20XX年达到4548人。小学生3780人,中学生1678人。2、20XX年我乡留守儿童达848人占36%(不包括中学生)。大多寄住在亲戚和老人家里。生活、学习极不方便,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他们迫切渴望有一个安适的学习环境,外出务工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个稳定就读环境,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将中心完小办成寄宿制学校势在必行。二、规划的可行性整合我乡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和调整布局,建设标准化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形成相对集中办学规模。根据我乡的调研情况和现状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点多面广,师资配备难的问题,只有优化资源、合理调整、科学布局,形第1页共4页成相对集中办学的格局,这样既没有浪费教育资源,也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严重缺编的困难,又能集中有限的资金来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我乡教育发展的需要。留守儿童848人,占36%,大多寄住在亲戚和老人家里。生活、学习极不方便,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他们迫切渴望有一个安适的学习环境,外出务工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个稳定就读环境,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规划后利于校园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配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三、布局调整及校园建设规划根据我乡村组、人口分布,地域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20XX年—20XX年逐步进行布局调整,规划如下:(一)、学校调整布局:1、高亭乡设一个初级中学、四个完全小学,即高亭乡初级中学、高亭中心完小、永华完小、承上完小、板梁完小。东冲、联合并入永华完小;金坪、板梁合并入板梁完小;十联、黄里高年级集中到承上完小;宜秋塘、窝黄并入高亭中心完小,大元、高堂、大城高年级集中到高亭中心完小;中心完小办成寄宿制学校;十联、黄里、高堂、大城、大元只设教学点。2、建设一个12--20个班的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二)、校园建设规划。按照《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1、高亭中心完小规划:高堂、大城、大元4—6年级并入后,中心小学学生人数达2000多人,40个班,在20XX年--20XX年期间,需完成征地8亩,新建一栋40间教室的教学楼,一栋学生食宿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综合楼,新建一个标准化运动场、一个新校门、一个校园广场、环校公路及各种配套设施。(详见规划图)2、永华小学规划:对现有教学楼进行加固维修亮化、新建一栋综合楼、改建一个标准化运动场。3、板梁完小规划。新建校门、围墙;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综合楼;一个标准化运动场。4、承上完小规划。拆除村大礼堂和旧办公室。扩建校园面积2亩。新增围墙150米。新建教师宿舍楼一栋,新建综合楼第2页共4页一栋,新建运动场一个。改、扩建教学楼一栋。四、工作措施1、做好宣传,让广大群众对调整布局有个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从而形成共识。2、深入调查各村各校实际情况,摸清20XX—20XX年入学学生数,掌握第一手资料。3、结合各村各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不浪费,不重复建设。4、实行相对集中办学,适当保留教学点。五、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XX年,完成学校基本情况调研。制定学校校园建设规划。20XX年,整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