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被打上了高度投机的鲜明印记,而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有鉴于国外成熟市场发展经验,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1月出台《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策略,重点鼓励和扶持开放式基金发展的指导思路被确立为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投资者结构变迁和各时期的特征概述第一阶段:1990-1996年内资散户时代,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总体处于发育萌芽阶段这一时代的市场投资主体为中小型投资者。有调查显示,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5岁的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但5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是不容忽视的份额;从教育程度看,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从职业构成看,主要投资者群体为机关干部、工人、科教文卫新闻工作者、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从收入和资产构成看,投资者的年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与此相反,投资者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随着深沪两个证券市场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继成立,为当时可能的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1992年底,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华夏、国泰、南方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其原始注册资本都是10亿,主要参股股东是当时的四大专业银行,实力强大。当时的证券公司大体包括三个层次:全国性证券公司如华夏、南方、国泰等,各省、市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等办的地方性证券公司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的证券营业部。到1996年底,共有430家证券专营与兼营机构,各类证券经营机构拥有营业网点2600多家,拥有总资产1600亿元。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这一时期的基金尽管已经出现,但远没有证券公司对市场的影响力强。从1991年开始,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投资基金。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又有73只基金得到了设立。由于不规范的投资基金发行和信托受益债券的做法,1994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省级分行立即停止基金的审批发行,在该通知下达以后的3年时间里(1995-1997年),各级人民银行分行没有再审批设立新基金。这一时期的特征是:(1)市场投资主体以中小型投资者为主,其投资理念、投资行为、风险承受能力均与成熟市场的要求相距甚远。(2)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缺乏规范,其对市场效率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为谋取自身利益,追求一贯的高额利润(3)资本市场制度安排的缺失与错位、不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监管真空的存在不仅导致了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扭曲行为的产生,而且直接导致了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扩大与聚集。第二阶段:1996-2000年内资机构投机时代,这一时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最为活跃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市场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证券投资基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98年3月底,按照1997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而规范设立的基金金泰、基金开元问世,揭开了基金业发展的新纪元。但由于制度不完善,证券投资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并无二致,反而他们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有政策扶持等优势,与市场其他机构合谋或单独做庄,成为投机之风越刮越猛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这一时期的特征是:(1)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在机构投资者实力不断增强和操纵市场行为中日益明显,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2)证券公司的狂热投机和非规范运作导致其营运风险不断放大,经营绩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3)新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由于其恶劣的市场行为和乏善可陈的经营业绩,其市场认可度较低。(4)由于不完善的市场运作规则,导致投资者结构变动的积极影响并未显现出来。第3页共19页第2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9页第三阶段:2001年-2005年内外资机构投资者多元化起步时代,也是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和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