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做得多了,焦虑自然就少了1不得不承认,有些“病”真的是思考出来的,比如焦虑。一个人思虑过多,会迷茫,会焦虑,甚至还会变成行动的矮子,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几天前,有一个读者微信联系我,说。“最近觉得很焦虑,年近三十,面临房贷车贷养家的压力,想转行,换一个高薪的职业,却不知何去何从。”这位读者一毕业就在国企工作,一干七年,稳定安逸,唯一的缺点就是薪水不高。我问他。“你为转行做过一些什么准备吗。”他想想,回复我。“没有。毕业至今,七年的时间不但没有为大脑添过养分,好像连大学所学也丢失了不少。”我又问。“你是今天才开始焦虑,觉得工资少。”“当然不是。”他的反驳来得很快,“其实一进单位,就知道这是个养老的地方,工资上不能指望太多,想过换工作,却一直不知道干什么。去私企吧,觉得辛苦,自己英文也不怎么样,况且不稳定;想过学会计,一听注会要考那么多门,也吓到了,就没准备;前几年,还想过跟朋友一起创业,但听说创业也不容易,也作罢了……”听着他的心路史,我在想,七年的时间,在不忙的工作之余,足够一个人学好一门外语,考一个注会,甚至可以回学校把硕士、博士读出来了。如果真的创业,即使没有成功,也早已积攒了一大把经验、一大把人脉,不至于焦虑至此啊。可是,他把时间花在了对前程的“思考”上,却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如今,只剩了焦虑。3我们翘着二郎腿,刷着微信,追着网剧,一遍遍逛着网店,等待着“双11”的折扣,焦虑着什么时候工资才能涨、房价才能降,却唯独没有多读一本书,多研究研究工作,为自己的职场加码,为钱包增肥。我们一面吃着火锅,一面焦虑地跟闺蜜讨论着长胖了怎么第1页共2页办,皮肤变差了怎么办,是不是再也不能穿漂亮的衣服、拍美美的照片,会不会被老公嫌弃,连长大的孩子都会觉得别人家的妈妈更好看,却唯独不肯起身去健身房,享受挥汗如雨的快感。我们焦虑着老了怎么办,谁来为我们养老,退休金够不够,儿子能不能靠得住,却唯独没有从年轻时就加强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者好好约一位保险经纪人聊一聊,为自己的后半生添一些保障。你说,那还用问,想当然要比做容易喽。可是,想着如何节衣缩食,过后半个月的你;想着商场里那件漂亮却昂贵的衣服,夜不能寐的你;想着天有不测风云,捂着存款省着钱的你,日子,就真的过得容易吗。是不是,想着想着,又焦虑了。其实有时候,能治愈焦虑的,唯有起身行动。就像我的来访者言,在意识到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后,就踏踏实实地上自习,准备起了考研,并间歇投着简历、跑几场招聘会的时候,告诉我:“日子真的过得充实开心了很多。”有时候,所谓选择,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恰恰是行动的犒赏。第2页共2页